第264章 李恪的盘算(1/5)

首先。

三千万两银子。

不是个小数目。

若是出点什么事。

他齐恒倒是没什么损失。

来年香料该收照收。

但李恪可经不起。

这么巨大的损失。

所以。

魏武军来押运。

安全方面。

可谓是有了保障。

其次。

李恪也想通过押运银两的魏武军。

搞清楚魏国内部的军事制度。

没错。

李恪也想搞出一批。

类似于魏武军这种的精锐劲旅。

可对于军队建设知之甚少的他。

根本无从下手。

所以才想让魏武军来负责护卫。

自己从中打听一番。

也好为大周的军事重建。

探听到一点情报。

毕竟。

在这方面。

天下间没有国家。

比魏国更深谙此道。

后者可是历经了三代努力。

一步步摸索过来的。

相比李恪。

他并没有这种试错的时间。

所以说。

最好的方法。

还是直接照搬魏国的强军之法。

加以大周国情来改良。

这才是李恪心里的盘算。

他要直接将魏国两百余年。

积累的军事经验。

全盘收入囊中。

化为己用。

如此。

必然不能退步。

甚至用上了激将法。

“呵呵。”

“没想到你魏文帝。”

“堂堂一国之君。”

“竟然如此抠搜!”

“难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64章 李恪的盘算(2/5)

这就是对待同盟的态度吗?”

面对魏文帝的坚决。

李恪冷笑嘲弄。

而魏文帝则是说什么。

也不肯派人。

“李恪!”

“你少在这激朕!”

“这事没戏!”

二人针锋相对。

谁也不打算让步。

李恪见此。

只得叹了口气。

咬牙表示。

“齐恒!”

“如果你愿意派出魏武军随行押运。”

“那我可以承担他们的军饷。”

“你一毛钱也不用掏!”

“这样总行了吧!”

这话一出。

魏文帝脸上浮出一丝异色。

似乎是在思考。

李恪到底为什么。

这么坚持让魏武军随行?

于是道:

“如此也罢。”

“但到底为什么?”

“别跟朕说。”

“你担心银子被劫!”

“这话你我都知道是用来蒙傻子的!”

听闻此言。

李恪心里咯噔一声。

果然。

齐恒还是看出了他的盘算。

可到底该不该。

跟他说出自己的想法?

军事这方面。

可以说是魏国的国本。

二人关系就算再好。

齐恒也不可能把这事。

跟李恪一一讲明。

而听了李恪的想法。

后者也毫不意外的会拒绝他。

总而言之。

他想知道魏武军的秘密。

绝不可能那么简单。

想到这茬。

李恪面露难色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64章 李恪的盘算(3/5)

“我...齐恒!”

“你有所不知!”

“我朝今年超支银两高达两千万!”

“如今国库就剩下了七十万。”

“这笔钱对于我和大周而言。”

“是一笔救命钱!”

“这笔银子绝对不能出岔子!”

李恪无奈只能抛出了大周的现状。

这话他本来不想说的。

毕竟。

齐恒的身份特殊。

而眼下。

他又不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意图。

于是只能弃车保帅。

抛出了这个重磅信息。

想要搪塞过去。

“什么?”

“周朝竟然超支这么多?”

“怪不得你小子开口就要借钱!”

魏文帝听了李恪的这话后。

面色大变。

显然。

他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如今临近年关。

方方面面都是用钱的地方。

如果国库此时空虚。

那结果难以想象。

显然。

李恪的弃车保帅。

这招极其明智。

成功地引开了魏文帝的关注点。

只见他长叹一声。

随即点了点头道:

“如此。”

“朕答应你。”

“从宫中的禁卫里面。”

“拨一万人给你。”

“事不宜迟。”

“你当即刻出发。”

话说完。

只见魏文帝招来侍卫。

并且拿出玉玺。

先是写了两折通关文牒。

而后又写了一道圣旨。

命侍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64章 李恪的盘算(4/5)

卫即刻调集城中负责。

帝都守卫的魏武军。

看到这一幕。

李恪心里有点愧疚。

显然。

他也能看得出来。

魏文帝确实没对大周。

起什么歪主意。

而自己却处处戒备。

李恪心中升起一丝愧意。

没办法。

都是为了国家。

他也不想这么算计自己的好友。

只可惜。

周朝目前国情。

实在不容他继续。

这么妇人之仁下去。

于是。

半天之后。

如同长龙般的车队。

在魏武军的护卫下。

缓缓地开出了帝都。

而李恪却不在其中。

他带上了李显。

二人乘快马。

先一步出发了。

至于武安君。

逍遥王等人。

便跟车队一起慢慢往京师走。

至于探听魏国军事情报的事。

李恪也早有安排。

在魏文帝答应护送之后。

他便要求。

魏武军必须将货物。

送到周朝京师才可。

至于理由。

李恪也以现在的情况。

顺利的搪塞了过去。

而为了保证魏国军队能畅通无阻。

他还将圣龙令。

交给了随车架一同上路的龙少。

凭此令牌。

大周境内没什么地方。

是他们不可去的。

于是。

在做完这一切后。

李恪正式启程。

同样的。

先前李恪提出的那些条约。

此行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64章 李恪的盘算(5/5)

也被他带上了。

包括魏周两国的互不侵犯条约。

以及魏文帝的亲笔信。

这些都要他回返京师的时候。

找周皇签署。

至于杨宇飞?

这个一手主导了沙城兵变的幕后黑手。

李恪也没落下。

他作为此次事变的重要证据。

被李恪交给了押运银两的车队。

坐着囚车一路回返大周京师。

就这样。

大周的外患总算是落下了帷幕。

而接下来。

李恪要面对的。

则是那无比骇人的内忧!

丞相高明远隶属清流一派。

在听闻国库空虚。

顿时站了出来。

表示要改军制。

以精简军费为目的开源节流。

同属于清流派系的兵部。

在周皇无奈妥协的情况下。

浩浩荡荡的展开大裁军。

十万训练有素的常备军。

就这么被一刀切了。

而这却没有达到开源节流的目的。

反而是让朝廷。

先一步付出了几十万两的遣返费。

可谓是得不偿失。

而另一边。

周皇的身体。

在听闻如此噩耗之后。

病入膏肓。

生命危在旦夕。

这消息已经瞒不住了。

整个大周京师。

被这则消息。

搞得满城风雨。

但说最高兴的人是谁?

显然是以二皇子李光为首的皇子派。

这帮人。

一见周皇病危。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APP 免费阅读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