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高明远的理由(1/5)

高明远遇见的阻力。

大多来自兵部。

他们与李恪的想法一致。

尤其兵部尚书。

认为府兵制一旦实行。

士兵的战斗力将会大.大削弱。

而抱有同样观点的。

此刻还有台下的三位国公。

一票军官派。

听见李恪夸赞高明远的政策。

纷纷皱起了眉头。

但三位国公。

毕竟老成持重。

而且都是他的人。

当下也没发表什么言论来驳斥李恪。

至于兵部尚书吴明。

听到李恪的肯定。

就有些坐不住了。

他是坚决反对府兵制的最大阻碍。

一听李恪肯定府兵制。

心里咯噔一声。

当即便要站出来。

对李恪说明利害关系。

然而看到儿子蠢蠢欲动。

站在前面的吴国公吴青松。

回头瞪了一眼吴明。

这才压住了后者。

此刻。

朝中众臣。

见没人搭腔。

感觉府兵制。

可能真要在大周落实了。

就连高明远也这么认为。

李恪把这府兵制。

夸得可谓是天花乱坠。

搞得高明远心里美滋滋的。

更是对李恪的认可。

感激不已。

然而。

他高兴的太早了。

李恪在一阵乱夸后。

话锋一转道:

“府兵制虽然好。”

“但这种军事制度。”

“却并不符合我大周的国情!”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83章 高明远的理由(2/5)

这话一出。

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所有人都懵了。

李恪这是什么意思?

你刚才不还可劲的吹府兵制吗?

又是能省钱。

又是能自给自足的。

怎么现在就以国情为由推翻了?

很多人不解。

疑惑地看向李恪。

然而。

台下的三位国公。

却是相视一笑。

微微点了点头。

“众卿稍安勿躁。”

“我大周若是如越国一般。”

“四面环山易守难攻。”

“实行府兵制倒也无妨。”

“但问题在于。”

“我大周北据梁国。”

“东临魏国。”

“且无地形优势。”

“若实行府兵制。”

“后者来攻。”

“一群握惯了锄头的士兵。”

“怎能拒敌于国门之外?”

此言一出。

朝中上下顿时没了声音。

而高明远却是不可思议的看着李恪。

像是没反应过来一般。

此刻。

徐国公啪啪啪的鼓起了掌。

笑道:

“老夫年轻时。”

“与梁人魏国血战百余场。”

“后者的军事力量。”

“让老夫至今仍感到胆战心惊。”

“以当年我大周的百战之军。”

“对敌他们尚且占不到优势。”

“更何况如今?”

“我们在进步,他们也在进步。”

“和平已有十几年。”

“但强敌环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83章 高明远的理由(3/5)

伺。”

“我大周若不强军。”

“迟早会丧于敌手。”

听闻此言。

朝臣顿时没了声音。

徐国公都站出来说话了。

他们还能讲什么呢?

毕竟。

谁也不敢驳这位活祖宗的面子。

然而。

高明远此刻却站了出来。

怒道:

“殿下与徐国公之言。”

“确有道理。”

“但我大周也有自身原因在其内。”

“因为早年的战争。”

“民生凋敝。”

“国家入不敷出。”

“时至今日仍有两千万两的超支!”

“国库空虚!”

“强军?拿什么强?”

“我大周若想比肩梁魏。”

“要付出多少代价?”

“贫弱的税收。”

“怎能支撑起庞大的军费?”

“殿下!你真糊涂!”

高明远怒不可遏。

在众目睽睽之下。

群臣的注视中。

指着李恪的鼻子大骂。

不仅驳了徐国公的面子。

就连李恪。

他也丝毫不留情面。

无数人倒吸冷气。

这高明远。

到底是傻。

还是直言不讳?

光凭他这冒犯之举。

足够李恪砍他脑袋了。

死上十七八回。

都不成问题。

然而李恪。

听闻此言。

却并没有生气。

也没有别的感觉。

包括一旁的徐国公。

也是有些惊讶。

但嘴上却缄默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83章 高明远的理由(4/5)

语。

就在众人沉默之际。

李恪深深的看了一眼高明远。

道:

“那实行了府兵制。”

“以高丞相的意思。”

“该如何与梁魏抗衡?”

听闻此言。

众人都觉得高明远。

说不出个所以然。

毕竟。

一个书生。

哪懂军事?

就连吴国公宋国公。

也是这么想的。

至于二皇子他们。

则是幸灾乐祸的看着李恪。

他们都以为。

高明远是李恪的人。

眼下看他们窝里斗。

别提多开心了。

然而。

谁承想。

高明远还真有自己的见解!

只见他向李恪拱了拱手道:

“以本相看。”

“我大周国家贫弱。”

“矿物等各项战略物资又极度依赖进口。”

“眼下以殿下发现的几种作物。”

“虽然暂时解了温饱问题。”

“但这些仍是我大周致命的短板。”

“况且如今我大周的经济实力。”

“与魏国犹如天壤之别。”

“甚至不及梁国。”

“如此一来。”

“想要大批量供养士兵。”

“根本不可能!”

高明远说到这。

深吸了一口气。

目光凛然道:

“以我看。”

“与梁魏抗衡。”

“后者占质。”

“我们...可以占量!”

“府兵制大幅度的节约了军费开支。”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83章 高明远的理由(5/5)

“我们可以大批量的招兵!”

“将其设为军户!”

“并且在各地设立卫所。”

“军户之民尽屯于卫所。”

“拨田亩交由他们自耕。”

“只有上战场时调拨军饷。”

“如此一来。”

“士兵自给自足。”

“国家根本无需花钱养兵!”

“多出来的钱。”

“我们可以兴修水利活跃经济。”

“逐步上升。”

“这才是本相提出府兵制的意图。”

一席话说完。

朝中已是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呆住了。

似是没想到。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书生。

见解竟如此犀利。

观念也是如此超前。

李恪及在场的三位国公。

也被高明远的一席话。

说的有些震撼。

毕竟。

这种军事制度。

在大陆上还没有国家应用。

高明远。

是第一个提出这个想法的人。

这种制度。

虽然能为国家的财政。

带来极大的优势。

可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高明远的提议完全。

是拿人口在打仗。

李恪眉头紧蹙。

死死地盯着台下的高明远。

没想到。

这个瘦弱的书生。

竟然如此狠厉。

以梁魏之强。

若上那种三流军队。

死伤那是不用想的。

而高明远更狠。

他这制度。

就是为了暴兵。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APP 免费阅读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