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
李恪对于国家的看法。
是稳步发育。
依仗贸易。
那么高明远的见解。
那就是纯纯的邪道了。
不顾一切的暴兵!
利用府兵制的财务空隙。
来偷发育。
用人海淹没敌军。
你上一万,我能上十万。
百万!
高明远想的其实没错。
大周穷的只有人了。
论矿产不如越国。
论经济实力不如魏国。
论硬军事实力更是不比梁国。
这里不是说魏国军力不强。
魏武军虽然独步天下。
但人只有十五万。
而梁国的正规军。
普遍比大周强。
而且比魏国治安军也强上一分。
最重要的是。
他们人多!
所以说。
硬军事实力。
还是梁国强。
魏国赢就赢在经济。
支持魏帝去搞什么精兵政策。
他们的国家折腾得起。
魏文帝的私库存银就高达一千万两。
后者的财大气粗。
可见一斑!
而大周有什么?
相比二者。
大周只有人。
这是他们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比不过就不比了!
就跟你拼人力。
高明远的战略眼光。
粗暴且狠辣。
视人命如同草芥。
他才是那个最狠的人!
李恪深深地看了一眼高明远。
似乎像是第一次。
真正认识了这个。
看似弱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禁风的书生。
同样。
徐国公,宋国公,吴国公。
及兵部尚书吴明。
礼部尚书张献。
一时间都没了话语。
他们虽然知道李恪。
不想实行府兵制。
他们也不想。
但没办法。
高明远的言论。
几乎是为大周的国情。
所量身定做的。
不容他们反驳。
也拿不出什么理由。
至于另一边的二皇子他们。
则是坐山观虎斗。
只要谁反驳李恪。
那他们就站谁那边。
他们才不会在乎。
这些东西。
于是乎。
二皇子站了出来。
连同吏部,刑部,工部。
四人一起直夸高明远见解独到。
府兵制简直是以天授大周的军制。
而看到二皇子起头。
户部尚书这个墙头草。
此刻也重新倒向了二皇子一派。
直吹高明远厉害。
此刻的局势。
对于李恪而言。
可以说相当不利。
丞相,吏部,刑部,工部,户部。
此刻拧成了一根绳。
哪怕自己这边。
有三个国公压阵。
恐怕也无济于事。
李恪现在。
算是了解。
周皇为何要扶持高明远了。
身为皇帝不怕大臣斗的死去活来。
就怕他们联合。
眼下的情况。
就是这么尴尬。
但李恪也并非无计可施。
他缓缓地抬起头。
看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胜券在握的高明远道:
“高丞相所言。”
“不无道理。”
“但如果本太子可以解决经济问题。”
“那又待怎讲?”
这话一出。
高明远愣住了。
连同朝臣也愣住了。
三位国公。
兵部尚书礼部。
更是死死地盯紧了台上的李恪。
后者的话。
不容他们不竖起耳朵倾听。
这太重要了。
钱对于大周而言。
可谓是比命还重要的东西。
李恪有办法解决。
什么办法?
周皇从政三四十年。
都没解决的问题。
李恪凭什么敢说有办法?
“本来。”
“这事我想之后再提的。”
“但到了节骨眼上。”
“说了也无妨。”
“海公公。”
李恪说着。
侧过头。
看向一旁懵逼的海公公。
“奴才在。”
“殿下有何吩咐?”
“呵呵,去请国库主事过来。”
话音落下。
海公公匆匆离去。
片刻后国库主事带着一个账本。
匆匆赶到了宣政殿。
众人对他的到来。
都是一脸懵逼。
不知道李恪葫芦里。
究竟卖的什么药。
然而李恪却笑了笑。
看了一眼高明远道:
“库里存银现在有多少?”
话音落下。
国库主事匆匆打开了账本。
看了两眼。
神色拘谨道:
“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三千一百五十万两。”
“什么?!”
“我靠?”
“小小主事!安敢在此大放厥词?”
朝臣们懵逼了。
二皇子呆住了。
高明远更是不可思议的看向。
台上的李恪。
而三位国公。
兵部礼部尚书。
更是震撼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国...国库怎么会有这么多银子?”
“为何我却一概不知?”
户部尚书惊怒交加。
死死盯着这个库吏。
看个不停。
“原来是这样!”
“怪不得!”
户部尚书看了两眼。
便大惊失色。
这个库吏是个生面孔!
自己压根不认识!
而李恪听闻户部尚书的惊叹。
则意味深长的笑道:
“呵呵,张大人。”
“之前国库超支二千万两。”
“此事令本太子十分不安。”
“于是管辖国库的人。”
“本太子没知会你。”
“便都给换了下去。”
“你不会在意吧?”
听闻此言。
户部尚书吓得满头大汗。
他哪敢在意啊?
而至于朝臣不知道这三千万两的事情。
其实也很简单。
因为银子运过来的时候。
李恪消失不见。
李显也在万仙岛养伤。
而队伍里的柳霜香武安君几人。
也不敢擅自做主。
于是银子在前一个月。
都在龙家存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直到李显回来。
才由他的调运。
以募捐的名义。
紧急拨了两百多万。
而这之后周皇便昏了过去。
李显之所以只拨两百万。
也有他的原因在其内。
国库超支两千万。
这不得不让他小心。
毕竟这来自于魏国的三千万两。
代价可是透支了大周明年香料。
一半的产量。
四万石啊!
这是个天大的数字。
不容他不小心。
于是这三千多万两。
说实话。
还是昨天晚上。
李恪悄悄运到国库里去的。
而为了保密。
在运银子之前。
本来的库房管事。
就都被他换成了自己人。
他可信不过户部的人。
别看这户部尚书张大人。
左右摇摆。
但超支两千万两。
这件事。
若没他从中作梗。
那李恪是怎么也不肯信的。
不过。
这些都是后话了。
眼下无数朝臣。
惊骇万分。
他们不是不知道。
国库没钱的事情。
为此。
兵部还大肆裁军。
困难到了这种份上。
可现在李恪又不知从哪。
变出了三千万两。
跟从天而降的一样。
这些银子。
究竟!
从何而来?
如果说震撼。
有个等级。
那二皇子现在。
应该算是最高级的了。
他死死地盯着台上的李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