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小畜生。”
“少在这冠冕堂皇!”
“天下是你李家的。”
“可跟我们却没半点关系!”
“老夫爱侄是屯居积奇。”
“没错!”
“老夫知道!”
“也有从中获利!”
“但你还有你们李家人。”
“没资格来问责老夫!”
“老夫对你们。”
“已经仁至义尽了!”
“此次大灾!”
“瀚海城粮仓系数被毁。”
“灾民何止百万?”
“可朝廷的赈.灾银却只有区区几万两?”
“一边要喂饱几十万张嘴。”
“一边要带兵平息民变!”
“你告诉老夫!”
“老夫这个都督到底要怎么做?”
俞欢怒极。
指着破败的街道。
惨笑道:
“小畜生。”
“睁大你的眼睛好好看看。”
“这昔日被誉为天下粮仓的瀚海城。”
“如今是什么人间炼狱!”
“老夫是屯居积奇!”
“你说的没错!”
“可不屯!”
“粮食发给灾民。”
“你指望那点粮食!”
“能撑多久?”
“一日?两日?”
“灾民缺粮激起民变。”
“但城还是朝廷的!”
“可这一万护城军若是没粮!”
“你猜猜这瀚海城如今会在谁的手里?”
“你还能如此坦然的进城。”
“杀我爱侄平民愤吗
(本章未完,请翻页)
?”
“老夫是对不起那百万灾民。”
“但对你们李家!”
“老夫问心无愧!”
看得出来。
俞欢此刻。
是彻底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自己心里的委屈。
悉数被释放了出来。
一番冗长的陈词落幕。
李显愕然。
但很快。
他便冷笑道:
“好一个问心无愧!”
“既然如此缺粮!”
“士兵尚且不够吃!”
“为何还要公开卖粮?”
“哄抬粮价?”
“你那畜生侄子肆意揽财不说。”
“还借着饥荒买卖人口!”
“这些你可知晓?”
听闻此言。
俞欢没有急着回答。
他落寞的从马背上爬了下去。
缓步走到了李显面前。
抬起头笑了笑。
看到这一幕。
唐万虎当即便拔剑。
想要结果了这袭架的俞欢。
然而。
李显却瞪了他一眼。
示意后者莫要动手。
“呵呵,敛财?”
“去其他的十二城看看吧。”
“瞧瞧他们。”
“是如何发国难财的吧。”
俞欢惨笑一声。
随后在李显惊愕的目光下。
将刀架在了自己的脖颈上。
用力一扭。
只听得。
噗嗤一声。
一串血花飘起。
俞欢殒命当场。
“这...他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显不解。
根本听不明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俞欢的临终遗言。
想要表达的意思。
到底是什么。
他抬高粮价发国难财。
和别人有什么关系?
李显想不通。
同时。
心中第一次。
升起了一股绝望与不安。
情况可能比他们想象的。
还要糟糕。
“六殿下。”
“我想俞都督的意思。”
“应该是别的受灾省。”
“也在屯居积奇。”
“此次水灾受灾最严重的是瀚海城。”
“粮仓系数被毁。”
“若说最缺粮的。”
“莫过于此地。”
徐锦川面色凝重。
看向已经断气了的俞欢。
神色复杂。
“你的意思...难道说。”
“俞欢纵容侄子兜售粮食。”
“是为了筹银两从别的地方买粮?”
“缺粮卖粮然后买粮?”
“为什么要搞得这么麻烦?”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李显此刻。
只感觉头晕目眩。
世界观再一次崩塌。
“六殿下...这可能是真的。”
“您还记得。”
“稻香轩门口的大锅吗?”
“那的粥是什么样子。”
“您应该看过。”
徐锦川仰天长叹。
他话里的意思。
在明显不过了。
那粥里根本就没有几粒粮食。
但是价格却高昂至极。
纯粹是为了用更少的粮食。
换更多的钱。
(本章未完,请翻页)
而他为什么这么需要钱?
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他城池的粮食。
价格可能已经到了他们。
无法想象的昂贵。
“在下以为。”
“这俞欢的苦衷。”
“就在于军队。”
“灾民可以没粮。”
“但若是军队没粮。”
“便会哗变。”
“他如此急需钱财。”
“应该是护城军的粮草以尽。”
“不得不如此吧。”
“如今大灾之年。”
“以粮食价格为最甚。”
“也最划算...”
“你...不要再说了。”
李显打断了徐锦川的发言。
看来他已经明白。
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把俞欢的脑袋...”
“砍下来挂在城门上。”
“张贴皇榜平息民怨。”
“尸首好生安葬。”
李显说完这些。
便走向了都督府。
众人看不清他的表情。
亦不明。
李显此举。
究竟是为什么。
唐万虎有些难过。
看着躺在地上自刎身亡的俞欢。
心里有点埋怨李显。
如此不近人情。
从方才俞欢的话语。
及徐锦川的解释。
他算是大致明白了事情的缘由。
依他来看。
这俞欢妥妥的忠臣一个啊。
被逼无奈。
才不得已干出这等。
天下之大不讳的事。
看着唐万虎一脸心寒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表情。
徐锦川走上前叹道:
“唐将军。”
“殿下这是有苦难言啊。”
“有苦难言?”
“徐公子还请明示。”
唐万虎听不明白。
再度发问。
然而。
徐锦川却不想再说下去了。
只是默默地看着。
渐行渐远的李显。
重重的叹了口气。
将俞欢枭首。
这是李显真正想做的吗?
他不明白。
俞欢的苦衷吗?
答案是错的。
李显已经明白了一切。
但为何如此做?
原因。
还是为了平民愤。
说白了。
将俞欢及其侄子。
暴尸城门。
不过是给百姓们一个交代。
俞欢是对的起朝廷。
但朝廷却不能对不起百姓。
果不其然。
在将俞欢枭首后。
无数灾民聚集到了城楼下。
观看着这大仇得报的一幕。
“这祸害总算死了!”
“皇上他果然还是能明辨忠奸的!”
“哈哈,死得好!”
“这就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俞家这些赃官早就该严办了!”
无数灾民拍手称快。
城楼之下欢天喜地。
门吏正在对众多灾民。
讲解着皇榜上的内容。
“各位乡亲们啊!”
“此次咱们这发大水!”
“朝廷的赈.灾银总算是下来了!”
“按照朝廷那边给出的政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