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
“殿下杀不杀。”
“朝廷是谁在支撑?”
“是太子?亦或是皇上?”
徐锦川的话语。
如同一击重锤。
狠狠地砸在了李显的心头。
他此刻才算明白。
帝国与地主。
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东西。
宗室权贵官僚。
这些地主阶级。
他们支持着帝国的运转。
但同时也在一步步摧毁着帝国。
因为利益。
帝国不能缺少地主。
因为他们。
不是皇帝。
却胜似皇帝。
看似皇帝主掌天下。
但实则地主。
才是那个真正。
驾驭千万百姓的存在。
这个地主。
是一个人。
也是千个人。
万个人。
李显是。
徐锦川也是。
所有的官僚。
所有的当权者。
都是构建帝国所不可或缺的东西。
庞大的基层官吏。
无数个剥削农民的权贵。
构成了帝国的支持势力。
而他们支持帝国的原因。
也很简单。
“官吏的税收微不足道。”
“封王宗室那就更别提了。”
“六皇子殿下。”
“请问...您赋过税吗?”
徐锦川的话语。
声音很小。
但在李显耳畔。
却等同于雷鸣一般振聋发聩。
他扑通一声瘫软在了椅子上。
绝望的抬起头。
看向天花板。
呢喃道:
“
(本章未完,请翻页)
所以...”
“李恪他到底要面对什么。”
“可怕的东西?”
黑暗。
无尽的黑暗。
压得人喘不过气。
李显此刻的观念。
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朝的本质。
其实就是不断地剥削百姓。
官僚在其中。
看似是皇帝的奴仆。
但实际上。
他们才是真正主宰天下的人。
帝国就像人体。
皇帝在其中充当大脑的角色。
而无尽的地主。
便是人体内的器官。
负责执行大脑的命令。
失去器官。
大脑纵然再强大。
那也什么都不是。
百姓。
从来不会在乎。
谁当皇帝。
这个天下由谁执政。
因为。
无论是谁执政。
百姓始终是百姓。
人体的养分。
百姓并不是皇帝真正的支持者。
地主这些看似。
令皇帝深恶痛绝的存在。
其实才是皇权。
真正的支持者。
因为利益。
这个世上。
只有利益。
才能将人紧紧地联合起来。
一旦掺杂上了利益。
所有的一切。
那都说得通了。
此刻。
正在李显。
为李恪未来所要面对的事务。
绝望之际。
京师中的李恪。
此刻正在与高明远。
漫步在御花园里。
李恪望着面前清澈见底的池塘。
似笑非笑道:
“让我猜猜。
(本章未完,请翻页)
”
“高丞相你这南民北迁的政策。”
“是预料到了南方。”
“将会产生大规模的土地兼并问题。”
“对吗?”
听闻此言。
站在李恪身后的高明远。
表情猛地一变。
但随即便舒缓了情绪。
露出了一丝微笑道:
“殿下睿智英断。”
“臣佩服。”
“但南方人口集中。”
“这南民北迁之策。”
“只恐杯水车薪。”
高明远叹了口气。
无奈的摇了摇头。
“呵呵,高丞相。”
“想不到你竟也有无计可施的时候。”
“你其实一直都在隐藏自己吧。”
李恪目不转睛看着池塘里。
缓缓游动的锦鲤。
头也没回说着。
高明远闻言。
面色一愣。
随即笑了笑道:
“殿下,您的话太高深了。”
“微臣不明。”
“实话说了吧。”
“你是个人才。”
“我希望你能帮我做事。”
李恪回过头。
意味深长的看着高明远。
这个愣头青。
并不是朝臣所想的那么简单。
此人才学甚大。
不亚于徐锦川。
后者尚且没有预料到的问题。
却被高明远的先见之明。
做出了对应措施。
而且一切都这么隐晦。
似是故意在李恪面前藏拙。
关于这方面。
李恪心里跟明镜似的。
后者忠于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皇上。
是个认死理的保皇派。
而他虽然是当朝太子。
但严格意义上来说。
不仅不属于皇派。
反而自成一派。
高明远防着李恪呢。
他担心。
李恪会按耐不住权力的诱惑。
行大逆不道之举。
虽然听起来很荒唐。
李恪是太子。
正儿八经的皇位继承人。
根本没必要夺权。
但高明远自幼通读史书。
太子夺权之事。
数不胜数。
以史为鉴。
他就是防着李恪的最后一根弦。
这也就是他。
为什么从来都不站队的原因。
因为有必要。
他随时可以倒向李恪的敌人。
二皇子一派。
而不站队。
也让他能顺利成章的。
在朝堂之上左右周旋。
愣头青的人设。
则更利于他隐藏真实的自己。
说实话。
若不是后者的南民北迁之法。
李恪还没意识到。
高明远藏拙一事。
此人的心性。
才学。
城府。
都远超李恪的预料。
这样的人。
李恪自是起了拉拢之意。
“呵呵,我即为朝臣。”
“自当听候差遣。”
“您有何诏命直接吩咐便是。”
高明远此刻仍在装傻。
嘿嘿一笑。
跪地拱手。
“好吧。”
“既然如此。”
“那本太子也不强求。”
“但我要告诉你。”
“
(本章未完,请翻页)
高明远。”
“待我继位之后。”
“江山会有一场浩大的战争。”
“这场战争。”
“不对外。”
“只对内!”
李恪目露精光。
眼神无比锐利。
如同天剑一般。
从双目之中迸射而出。
“战争?”
“什么意思?”
“殿下,微臣不明。”
高明远愣住了。
他不懂李恪说的是什么意思。
“呵呵,也没什么。”
“本太子打算将天下土地。”
“重新收归国有。”
李恪收起了那锐利的目光。
神色重新变得平和。
似是像说了件。
微不足道的小事。
然而。
这话在高明远耳朵里。
却如同炸雷!
只见他蹭的一声猛然站起。
哪还有那般憨直的作态?
此刻的他面色不善。
话语中充满了威胁的意味道:
“太子殿下。”
“莫非要将这大周毁于一旦么!”
显然。
高明远是知道。
李恪话里的深意。
土地收归国有。
听起来简单。
但天下谁有的土地最多?
权贵!
地主!
李恪一旦真敢这么做。
第二天天下便会大乱。
原因很简单。
李恪这举动。
已经不能说。
是把刀架在地主的脖子上了。
已经等于直接杀人了!
这谁能忍?
“本太子想过了。”
“吏治崩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