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
徐有财。
李显。
徐锦川几人。
正在都督府里。
聊着赈.灾这些日子以来。
所历经的各种艰险。
诚如徐有财所言。
他这段时间。
可谓是被吓得够呛。
偷偷上低价粮。
以及从越国走私。
扰乱越国市场。
这随便挑一件放风声出去。
先不说越国会怎么行动。
就单说世家官僚这帮地主。
先得满世界追杀徐有财。
因为徐锦川的一通骚操作。
不仅成功的遏制住了。
即将发生的土地兼并。
顺带着这帮人的钱包。
也被他系数榨干。
这哪是过来赈.灾的?
分明是来放血的。
不过也还好。
现在粮价成功的被打了下来。
地主们急切的想要抛出手里积压的粮食。
市场如今已经不需要。
徐锦川再从中做什么了。
地主们互相争斗。
粮价只能越降越低。
而且百姓们大批量北迁。
对于粮食的需求。
已经大.大缩水。
这样一来。
南方的粮荒问题。
算是彻底解决了。
李显站起身。
冲着房间里谈笑的二人。
郑重的拱手道:
“此次若非二位鼎力相助。”
“本皇子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听闻此言。
二人面上的表情。
大相径庭。
徐有财诚惶诚
(本章未完,请翻页)
恐。
他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
他就是个商人。
士农工商。
在社会结构中。
居于末尾的身份。
怎能受得起堂堂六皇子一拜?
只见他慌张的跑到李显身旁。
扶起拱手作揖的后者道:
“哎呀!六皇子殿下!”
“小人可受不起这么大的礼呀!”
“能为朝廷出力。”
“这是小人的福气!”
“更何况太子殿下如此赏识小人。”
“国家有难小人怎能作壁上观?”
徐有财这一席话。
说的真诚无比。
他自微末之士。
幸得李恪提拔。
才能当上皇商。
此次南方遭灾。
徐有财如此尽心。
也是为了报答李恪的知遇之恩。
而相比一脸赤诚的徐有财。
徐锦川的态度。
则值得揣摩。
他见李显行礼。
并没有上前搀扶。
反倒是眼中透出一丝满足之色。
堂而皇之的收下了这一礼。
那感觉就好像是自己的付出。
得到了肯定一般。
这合适吗?
这肯定不合适。
徐国公若是在场。
肯定得问责于他。
原因很简单。
徐锦川在此次灾情中。
虽然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尊卑有别。
李显身为六皇子。
身份之尊崇自不必言说。
怎能受李显一礼?
更何况。
徐锦川现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过一介布衣。
他的官职。
吏部那边还在卡着呢!
不过这些。
李显并没有注意到。
说实话他也不在意这些。
后者早已把徐锦川。
当成了世之大贤。
此次摆平南方风波。
后者之功。
别说受他一礼了。
就算让李显给他跪下磕一个。
李显恐怕也不会说些什么。
“六殿下,徐老板所言极是。”
“我等为国效力。”
“本就是份内之事。”
“殿下不必多礼。”
徐锦川眼中的满足稍纵即逝。
他也跟着徐有财。
走上前劝阻李显行礼。
不过这话。
可并非是由心而发。
纯粹是因为徐有财的那番话。
在不经意中提点了他而已。
“好吧,既然如此。”
“那本皇子也不客气了。”
“待本皇子回京后。”
“必当跟大哥面奏二位之功!”
“来来,咱们坐下说话。”
李显笑了笑。
十分热情的将二人。
迎到了座位上。
而后道:
“如今粮价虽以平。”
“但各地仍是一片狼藉。”
李显坐在椅子上。
面色有些凝重。
他的话。
自然是在说。
接下来南方十三城的灾后重建工作。
听闻此言。
徐锦川站起身。
忧虑道:
“殿下所言极是。”
“我们手上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银两。”
“经过先前的事情。”
“以及给灾民们发放赈.灾银。”
“如今已经所剩无几了。”
听到这话。
徐有财亦是叹了口气。
徐锦川所言不假。
虽然他们收割了地主们的钱包。
但很大的一部分。
都用来倒腾粮食了。
而且其中还包括了灾民的赈.灾银。
此消彼长之下。
看似他们获利无穷。
但实际上。
银子已经所剩无几了。
最惨的就是徐有财了。
他这趟干的全是亏本买卖。
他的三百万。
龙家的四百万。
金家的三百万。
总共一千万两入池。
如今只剩下了不到二十万两。
可谓是惨胜。
这三百万对于徐有才而言。
意味着他。
先前倒腾香料赚来的利润。
以及他遍布各地的商号。
在两年间赚取的每一分钱。
全投了进去。
损失之大。
令人扼腕叹息。
不过这些暂且不提。
如今徐锦川的一席话。
显然是把李显想说的话。
给堵死了。
没错。
李显提这茬。
正是想负责。
接下来的灾后重建工作。
这合适吗?
这明显也不合适。
先不说李显此行的职责。
是赈.灾和平息民变。
如今这两点均已做到。
灾民在瀚海过得丰衣足食。
几乎
(本章未完,请翻页)
比盛年过得还好。
而有了这一方面的因素。
民变也不攻自破。
毕竟。
能吃饱饭谁愿意闹事?
而如今。
粮价也打了下来。
灾民们手里也有救济银。
每人二两银子。
这笔钱完全够。
无论是买粮食种子。
或者是口粮。
都绰绰有余了。
根本不愁活不下去。
只要回乡各自修缮房屋。
如今还是春天。
只要能及时种下粮食。
完全能挺到收获。
“那以先生的意思。”
“莫非我们就这么回京?”
“扔下百万灾民?”
“草草收场么?”
李显的脸色有些难看。
他不想就这么离开。
对于一个苛求完美的人而言。
做事就要做好。
留下个尾巴给李恪处理。
这显然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那殿下想怎么负责?”
“凭账上区区几千两的银子吗?”
徐锦川也没认怂。
此刻毫不留情的回怼李显。
二人针锋相对。
房间中的气氛。
顿时降至冰点。
徐锦川的想法也不难揣摩。
他认为实在没必要去管接下来的事了。
银子不足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
搞不好这件事到头来。
会节外生枝。
弄巧成拙。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各地情况十分复杂。
而牵扯到重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