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一副束手就擒的样子。
“来吧齐恒!”
“我的头就在这!”
“你要就摘去好了!”
“但别怪我没告诫过你!”
“你错失了西面称孤的机会!”
这话一出。
魏文帝的手僵在了半空。
身形亦是为之一震。
猛然回头看向李恪。
冷声道: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呵呵,你不是要杀我吗?”
“何必如此多言!”
面对魏文帝的询问。
李恪一脸的无所谓。
“不是...大哥!”
“你别再这时候犯浑啊!”
“有什么条件赶紧说啊!”
李显欲哭无泪。
没见过像李恪这么胡来的人。
死到临头了。
还敢雷区蹦迪。
不仅他是这么想的。
魏文帝身旁的神威。
亦是一头冷汗。
看向李恪。
苦笑道:
“殿下...”
“现在可不是赌气的时候啊!”
神威推崇周魏友谊。
他也知道。
魏文帝和李恪关系好。
除去这层关系。
他和李恪之见。
关系也不错。
眼下后者犯浑。
他自然不能坐视。
听闻此言。
李恪也不是不识抬举之人。
方才犯浑确实是心里有气。
眼下二人出言。
他索性也就借坡下驴了。
于是扫了一眼周遭的魏武军。
赌气道:
“你要知道也行!
(本章未完,请翻页)
”
“但齐恒!有你这么对待朋友的吗?!”
“摆下刀斧之阵?”
“这就是你的待客之礼吗?”
“怎么?”
“还得我好酒好菜伺候你?”
魏文帝被气笑了。
然而。
谁承想。
李恪还真的点头了。
看到这一幕。
魏文帝是彻底无语了。
站在原地。
沉默了半晌这才挥手道:
“李恪...你可真不要脸。”
于是乎。
杀气腾腾的刀斧之阵。
换上了一桌酒席。
好酒好菜。
摆了满满一桌。
然而。
酒是好酒。
宴是好宴。
不过相较于李恪对面。
杀气腾腾的魏文帝。
以及紧张的李显与神威。
这一桌好酒好菜。
就没那么可口了。
然而。
这些却并不影响。
李恪的胃口。
此刻他正风卷残云般的低头扒饭。
中午还没吃过什么东西。
此刻的他可以说是饥肠辘辘。
在艰难吞下一口饭后。
李恪看向如同雕塑般的李显。
疑惑道:
“六弟,愣着干嘛?”
“赶紧吃啊!”
“没看文皇帝请客?”
“咱们兄弟怎能不给面子?”
“不是...大哥。”
“你好歹分分场合行不行。”
李显那吃得下去?
对面魏文帝那要杀人的眼神。
看得他毛骨悚然。
这那叫吃饭?
简
(本章未完,请翻页)
直是上刑场!
李恪听闻。
被逗得哈哈大笑道:
“这场合怎么了?”
“都是兄弟。”
然而。
话音刚落。
饭桌另一端。
魏文帝便拍案而起。
他实在受不了了。
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
怒道:
“呸!谁和你是兄弟!”
“李恪!你有话快说!”
“有屁快放!”
“别在这故弄玄虚!”
听闻此言。
神威也感觉。
是既好气又好笑。
李恪这家伙。
说他胆大吧。
胆大包天!
经过一系列事件后。
眼下还能吃得下饭。
而另一方面。
这货确实。
有点太不要脸了。
纯粹没把他俩当外人。
本身就是兴师问罪来了。
被李恪一顿折腾。
反而要宴请对方。
这都是什么事啊!
“好好。”
“不开玩笑了。”
眼见魏文帝气急。
李恪也不再逗他了。
放下筷子。
随即一脸严肃。
见他这样。
魏文帝赶忙停下了话语。
而席间的李显神威。
也于此刻。
竖起了耳朵。
没错。
三个人。
都想知道。
李恪唱的是哪一出。
“齐恒,我跟你们的使节。”
“说的句句属实。”
“我就是故意放弃京师的。”
“挑起动乱的也是我。”
“我本以为你会明白我的用意。”
“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可没想到。”
“你却来兴师问罪。”
李恪说完。
端起一杯酒。
仰头引进。
面上浮出一丝自嘲。
“你的用意?”
“你想干什么?”
“挑起动乱。”
“对你而言有什么好处?”
“为何又将此事。”
“牵扯到我大魏?”
“李恪!你究竟打的什么主意?”
齐恒不解。
问题好似连珠炮。
“呵呵,齐恒。”
“你们的探子。”
“难道没告诉过你。”
“大周除了封王群起互相攻伐以外。”
“就连越国。”
“也出兵掺和了吗?”
李恪说到这。
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所以...你想说什么?”
魏文帝眼中闪过一丝震撼。
他好像。
有点明白。
李恪的意图了。
“当初...你一定认为我已经死了。”
“对吗?”
“但你没有急着出兵。”
“这是为什么齐恒?”
李恪目光烁烁。
直勾勾的看着对面。
脸色阴晴不定的魏文帝。
“朕不出兵。”
“自然是担心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没错。”
“我也是这么想的。”
魏文帝刚说完。
李恪便点了点头。
随即道:
“大周积弊已久。”
“矛盾以无法调和。”
“我需要这场动乱。”
“来对朝廷进行一次洗牌。
(本章未完,请翻页)
”
“而这也是一次机会。”
“越国封王。”
“群起而动。”
“让他们去厮杀好了。”
“我们只需要在最后时机出手。”
“一击毙敌即可。”
听闻此言。
魏文帝脸上闪过一丝震撼。
随即便隐了下去。
不屑道:
“哼,说的轻巧。”
“梁国的动向你可知道?”
“拓跋昌那奸贼。”
“和你和我们。”
“打的是一个主意!”
“你知道他在周朝边境。”
“集结了多少军队吗?”
“五十六万!”
“李恪!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魏文帝说完。
绝望的坐下身。
长叹不止。
确实。
如果梁国不下场。
那他们贸然入场。
得到的结果。
只能是被梁国一网打尽。
五十六万大军。
就算李恪与魏武军。
合兵一处。
也绝难抗衡。
梁国此次是吧所有家底。
都用上了。
梁昭帝拓跋昌。
更是下发了总动员令。
全民备战。
举国上下。
砸锅卖铁打这一仗。
“首战即决战。”
“一战定乾坤。”
魏文帝满面忧虑。
这句话。
正是北梁皇帝。
拓跋昌的原话。
“去他的首战即决战!”
“北梁小儿。”
“也敢口出狂言?”
“他不动手。”
“我们就逼他动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