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那一副清秀的面容。
暴露在骑士们的视野中时。
只见这些骑士。
顿时慌张下马。
跪地齐声道:
“恭迎太子殿下!”
闻听此言。
李恪面露疑惑。
问道:
“我之身份。”
“尔等何以知晓?”
话音落下。
骑士们相视一笑。
答道:
“殿下。”
“我等皆为边军旧部。”
“昔日您于大营。”
“擒刘致远时。”
“弟兄们就在当场。”
“殿下相貌。”
“早已刻骨铭心!”
“岂敢忘却?”
这些骑士。
是原来沙城的边军。
被李显整编。
负责察哈尔边缘的侦查。
像这样的巡逻队。
赛里木边缘还有上百支。
此地但凡有个什么风吹草动。
他们便会第一时间。
将情报送达至最近的屯所。
此刻。
这些斥候。
正护卫着李恪等人。
缓缓向沙城方向开赴。
他们一边走。
一边跟李恪聊着最近察哈尔的情况。
自他离开后。
李显在察哈尔。
可谓是大兴土木。
先是按照李恪布置的环形防御措施。
在沙城外围建设屯所。
本来计划是要建设二百个屯所。
但天狼山的银矿。
极大的充裕了府库。
这也就让李显。
不再拘泥于起初的计划。
在李显的要求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
目前所有的二十一万大军。
连同起初沙城的五万边军。
一齐加入了工程修筑。
在屯所附近修筑大型要塞。
而且在这基础上。
还在沙城与各屯所间。
修筑道路狼烟台。
虽然工程目前。
不过是初步进行。
但可以想象。
如果这些军事设施。
一旦落实。
那么沙城。
必将成为一个密不透风的铁桶。
李恪在得知这些事后。
非常满意。
但同时。
他也有些担忧。
察哈尔地处戈壁。
粮食匮乏。
二十六万大军。
如果想得到稳定的供给。
那么就必须依赖魏国的支持。
凭本地那可怜的产出。
是断然无法供养军队的。
所以。
考虑这个条件。
李显在察哈尔大兴土木。
那他还有余银采购军粮吗?
况且。
除去这些军粮。
察哈尔本地亦需要粮食供养。
前段时间。
逍遥王封地里闹粮荒。
这事到后面。
虽然查明是匪患抢掠导致。
和天灾干系甚少。
但察哈尔戈壁。
粮食种植困难。
亦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本地人口尚且需要粮食救急。
李显如此大兴土木。
哪来的银子。
去养军队和百姓呢?
想到这。
李恪不禁面露忧虑。
步伐也不禁快上了许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就这样。
在斥候的指引下。
队伍一直走到正午。
停在了察哈尔中部的一个小村外。
众人打算在此。
稍作休息。
顺带补给一下饮水。
然而。
众人还没进村。
李恪便被眼前的一幕。
惊在了原地。
只见。
这小村外竟然绕着一条水渠。
而水渠两旁。
是极为规整的田亩。
其上有农人牵着耕牛劳作。
田边还有孩童的戏耍嬉笑声传来。
这场景与周遭一片赤色。
且荒无人烟的戈壁滩。
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李恪简直要看呆了。
他的嘴巴长得老大。
指着面前的田亩。
喃喃自语道:
“为...为何戈壁滩上。”
“会有水渠?”
“这耕牛又是从何而来?”
听到李恪的话语。
与他并骑而行的骑士们。
纷纷轻笑道:
“殿下!”
“这都是勘探队的功劳!”
“哦?”
李恪侧目。
心里有点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勘探队是自己派出去的。
欲在察哈尔勘察地下水的踪迹。
天狼山的银矿。
就是出自他们之手发现的。
但即便如此。
这水渠是从何而来?
他本意只是让打井。
没说要兴修各地设施啊。
况且这水量也太夸张了吧。
竟然能成渠?
而且这耕
(本章未完,请翻页)
牛又是从何而来?
察哈尔这地方寸草不生。
别说牲畜了。
野外连狼都看不见一头。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正当他疑惑之际。
村口一个熟悉的身影。
带着几名孩童缓缓走出。
这人本来还有说有笑的。
逗弄着身边的孩童。
然而当他看到村外的李恪时。
身形顿时停滞在了原地。
“我...我靠!”
“殿下!?”
没错。
此人正是与李恪。
阔别已久的逍遥王杨素。
此刻正在飞快的向李恪跑来。
“哈哈!殿下!”
“我可想死你啦!”
李恪这边亦是翻身下马。
与迎面的逍遥王来了个熊抱。
“哈哈!你小子!”
“我还以为你在京师呢!”
“怎么突然回来了?”
“害!殿下!”
“瞧您说的!”
“这里才是我的根啊!”
“我不回这还能去哪?”
“不说这些了!”
“来来来。”
“我带您逛逛。”
说话间。
逍遥王便拉着李恪。
在村子里参观。
盛情难却。
李恪只得跟着逍遥王。
先行离开。
至于唐仙儿七杀等。
便被他暂时留在了村子里。
二人走至村外。
一路有说有笑。
经他所言。
李恪这才明晓。
原来此地。
是昔日安平村的旧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当初因为刘致远作乱。
纵容魏国治安军于此烧杀抢掠。
安平村百姓不得不迁离故土。
但人终究是念旧的。
没过多久。
安平村百姓便回迁到了故居。
而逍遥王这边。
当初跟着龙少武安君等人。
从魏国押运银子到了京师后。
便返回了察哈尔。
在此跟着安平村百姓。
重建家园。
“哈哈,可以啊!”
“还真没看出来。”
“你小子处理民生还真有一套!”
李恪笑眯眯的看着远处。
对安平村如今的情况。
大加赞扬。
然而。
逍遥王却摆了摆手。
惭愧道:
“害,殿下。”
“您夸我干嘛!”
“这可都是高丞相的功劳!”
“嗯?此话怎讲?”
李恪来了好奇心。
连忙询问。
“哈哈,殿下有所不知。”
“自你走后。”
“这高丞相花重金。”
“在魏国那边。”
“救了几个盗墓贼。”
“这帮人可了不得哇!”
“那寻龙看穴的本事!”
“可是一等一的强!”
“高丞相救了他们。”
“并且把这帮人编进了勘探队。”
“这一下可了不得了。”
“据他们调查。”
“察哈尔地下可能藏有大量的水源!”
“我一听这消息!”
“便赶紧回来打井这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