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问题(1/5)

逍遥王仍在眉飞色舞的讲着。

而李恪却是哭笑不得。

心想道:

“这高明远!”

“还真是不拘一格!”

“竟然能请盗墓贼来勘察地形。”

“不过。”

“察哈尔地下有大量的水源。”

“确实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李恪心情振奋。

指了指远处的耕牛道:

“那这牲口又是从何而来?”

“该不会也是高明远所为吧?”

逍遥王顺着李恪所指的方向看去。

缓缓摇了摇头笑道:

“这耕牛是六皇子花钱从魏国买来的。”

“地下水的消息传开之后。”

“六殿下便下令在各地兴建水利设施。”

“采掘地下水然后又在魏国买耕牛。”

“铁犁等物用以开垦。”

说到这。

逍遥王又握住了李恪的手。

激动道:

“殿下不知您是否还记得。”

“当初您在临江。”

“展示给我的那些种子吗?”

李恪听闻点了点头。

“这事...我知道。”

“怎么了?”

“哈哈!殿下!”

“您发现的那些种子!”

“可都是耐旱之物。”

“而且对于生长的环境。”

“适应性极高!”

“这些作物种植在察哈尔这边。”

“简直在合适不过了!”

“如今戈壁滩上的各个村子。”

“已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386章 问题(2/5)

经系数开始改造了。”

“我相信用不了多久。”

“戈壁滩上的景象便会一改往日。”

“那死气沉沉的模样。”

“焕然一新!”

逍遥王说到这。

眼中以荡起了泪花。

他是在这片赤红。

而又炙热的土地上长大的。

从小便耳濡目染此地的荒凉贫瘠。

谁能想到。

在这千里黄沙的戈壁滩上。

还能孕育出希望的种子?

这一点。

就连李恪都未曾想过。

改造戈壁。

是一件多么疯狂。

且天方夜谭的空想?

但如今的察哈尔。

却做到了!

虽然只是开始。

但已经足够了。

听着逍遥王激动地话语。

李恪却只是庆幸。

还好当初。

自己在临江搜罗的种子足够多。

还好户部的办事效率。

足够慢!

为什么会这么想?

原因也很简单。

察哈尔虽然勘探出了地下水。

但戈壁这气温以及特殊的地理环境。

以及土质。

根本就不适合种植主粮。

而另一方面。

李恪当初从临江。

带回京师的作物及大量种子。

一直到战争爆发之日。

还未完全发放至各地。

等李恪打算收拾国库。

前往察哈尔的前一天。

内库里仍堆积了。

约莫六万多石的红薯土豆。

等作物种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386章 问题(3/5)

这些东西。

李恪本想着是带上。

以此跟魏国换些救急的银两。

毕竟蚊子再小也是肉。

但他却没想到。

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些种子。

可能是未来察哈尔自给自足的。

一个重要依仗。

“哎,真是委屈你了兄弟。”

李恪轻叹一声。

看着面前。

皮肤因为暴晒而黝黑的逍遥王。

心里满不是滋味的。

其实当时。

在他主政之后。

本欲将楚南王的封地。

交给逍遥王打理。

意在扶持逍遥王上位。

来钳制南方诸王。

但由于二皇子挑明了。

逍遥王与杨宇飞二人的关系。

李恪只能将其作罢。

毕竟。

保下逍遥王。

已是不易之事。

更何况将这块肥美之地。

划给对方呢?

逍遥王被李恪突如其来的一句话。

说的有些蒙圈。

但他也没想那么多。

挠了挠后脑讪笑道:

“殿下,没啥委屈不委屈的。”

“不过...有个问题。”

逍遥王欲语还休。

李恪见此。

不禁被逗乐了。

“什么问题?”

“咱们地是有了水也有了。”

“就是...人不够啊!”

逍遥王指着田野上。

零星的几个农人。

苦涩道:

“当初您留下来的劳改大队。”

“现在就算全安排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386章 问题(4/5)

上。”

“也不够耕这么多的地。”

“况且,察哈尔本地人。”

“有几个是会农桑的?”

“嗯...你说的有道理。”

李恪闻言点了点头。

正如逍遥王所言。

察哈尔戈壁。

先前可耕之地。

根本就没有多少。

农桑对于这些土生土长的察哈尔人来讲。

是一个非常陌生的事务。

而且。

加之天气炎热。

此地又以戈壁滩居多人口稀少。

自然导致人力匮乏。

劳动力极其稀缺。

如果加上这层因素影响。

那么李显在察哈尔进行的改革。

势必会非常缓慢。

想到这。

李恪坐不住了。

拉起逍遥王便打算回沙城。

然而。

在听了李恪的想法后。

逍遥王却摇了摇头、

如今他治下不能离人。

各地都需要自己帮衬。

自然不能随李恪离开。

听了他的话。

李恪也没有强求。

拱了拱手。

便与老友作别。

一日过去。

沙城帅府中。

高明远,徐锦川,李显。

三人吵得不可开交。

“六殿下!”

“您太着急了!”

“发展建设这种事!”

“是要循序渐进的。”

“您又要修筑要塞又要修路。”

“还要在各地开采水脉兴修灌溉设施。”

“这一下怎能全部实施?”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386章 问题(5/5)

高明远气急败坏。

手上的册子。

看的他青筋直冒。

而另一边的徐锦川。

亦是头疼道: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二十六万军队都成劳工。”

“尚不足解燃眉之急。”

“财政支出更是天文数字。”

“天狼山就算是个聚宝盆。”

“也经不起这么造啊!”

面对这两个书生的驳斥。

高坐在主位的李显。

被说的老脸通红。

急道:

“我...我这不也是为了民生考虑吗?”

“目前咬牙坚持下去。”

“待秋天一到。”

“各地百姓岂有缺粮之苦?”

听闻此言。

高明远翻了翻白眼。

徐锦川亦是气的说不出话。

虽然察哈尔如今。

是一片繁忙。

看上去大有再兴之色。

然而。

这一切不过只是表象罢了。

自打李恪离开后。

天狼山的银矿。

给了李显莫大的自信。

加筑防御工事。

修整道路。

并且在沙城内部。

开设军工厂。

从魏国进口铁矿。

大肆制造军械甲胄。

若只是这些。

倒也罢了。

府库还能撑得下去。

但问题在于。

李显不仅抓军事。

对于民生抓的更死。

各地村落开采地下水。

买耕牛来开垦田亩。

并且修水渠等灌溉设施。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APP 免费阅读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