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我大周。”
“适逢动乱。”
“越人卑鄙。”
“趁人之危袭取我国南方。”
“侵占诸多土地。”
“我大周军民虽一致齐心抗敌。”
“但无奈国力不济。”
“孤掌难鸣。”
“所以还请陛下能够施以援手。”
“替我们主持公道。”
“为此,我朝愿将贵国。”
“奉为父国。”
“俯首称臣,年年纳贡。”
“还望陛下念及芸芸众生。”
“施以援手。”
“臣在此代表大周亿万生灵。”
“叩谢陛下。”
靖王这一席话。
说的志诚至切。
极富感情与张力。
但对于他的说辞。
梁昭帝却显得兴致缺缺。
不过并没有表露出任何不耐。
听完这段冗长的诉求后。
他淡笑道:
“呵呵,使者。”
“远道而来辛苦了。”
“你的要求。”
“我会考虑的。”
说到这。
梁帝唤来侍卫吩咐道:
“去杀一头最肥的羊羔。”
“好好为使者接风洗尘。”
听闻此言。
跪在殿前的靖王。
面色微愣。
心中更是疑惑万千。
毕竟。
自己又不是来吃烤全羊的。
梁王连个回应也没有。
这算什么?
想到这。
他有些不甘。
欲要再度出口。
然而。
话还没出口。
迎面走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来的大梁侍卫。
便让他打消了出言的念头。
“还真是身在屋檐下。”
“不得不低头啊。”
靖王无奈的摇了摇头。
拱手对梁王道:
“既然如此。”
“还请陛下尽快做决。”
再三拜谢后。
靖王与侍卫离开了主殿。
但他前脚刚走。
昆沙大祭司。
便紧接着来到了殿内。
“看来。”
“南方人的提议。”
“并没有得到您的认可。”
昆沙大祭司叹了口气。
看向面色阴沉的梁帝。
后者闻言。
冷哼道:
“这些傲慢的蠢货。”
“已经让我感到厌烦了。”
在梁国这个强者至上的国家里。
弱者是没有资格谈条件的。
尤其是无力抵抗越国的大周。
虽然靖王表示。
愿意向梁国称臣纳贡。
但梁国根本不看不上。
这么孱弱的附庸。
对于梁昭帝而言。
大周连给他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更何况附庸?
相比较附庸。
梁昭帝更偏向于摁死这个。
不知天高地厚的蝼蚁。
“王上。”
“我觉得。”
“或许可以提醒一下那个南方人。”
“毕竟。”
“我们需要周朝来转移矛盾。”
昆沙大祭司从方才起。
一直都在殿外偷听。
他自然知晓梁帝的心思。
后者所求。
(本章未完,请翻页)
并不是大周的俯首称臣。
而是借着大周。
来转移国内日益激化的矛盾。
这个问题。
很复杂。
一方面是北梁的制度。
在梁国。
普通人想要出人头地。
只有战争这一条路可走。
对于战绩彪炳之人。
无论是财富或者权力。
都可信手拈来。
甚至成为部落之王。
也不是没可能的事。
梁国大.大小小的部落首领。
多达六十余镇。
地位相当于大周的封王。
从这一点上来看。
梁国的制度与大周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梁国在这方面。
可要比大周极端的多。
他们对待国民。
更是如此。
未服役的普通百姓。
基本上等同于奴隶。
在梁国是第三等人。
他们不仅要随时响应国家号召。
甚至还会在战场上充当预备役。
每个梁国百姓。
无论男女。
过了十三岁。
都要接受系统化的军事训练。
待到国家有战。
前方兵员吃紧。
这些百姓便要无条件的应征入伍。
至于军饷什么的。
那是只有二等人才配享受的福利待遇。
这些人是梁国的正规军。
梁国招募正规军。
考核极为严苛。
但凡是能通过这项考核的人。
不仅能领取月奉。
而且还有权利。
分享军队掠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夺而来的人口或者财富。
至于第三等人。
那就是类似于阿尔泰。
或者是各地的部族首领。
及大祭司了。
他们在梁国地位尊崇。
不仅享有特权。
而且其家人也是如此。
再加上嗜血好战的传统。
肆意掠夺的野蛮天性。
每个梁人。
对战争的执念与渴求。
都达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
尤其是长达十年的和平岁月。
让国内的矛盾。
几乎达到了顶峰。
巨大的压力。
甚至一度威胁到了梁昭帝的地位。
要知道。
他在北梁。
不仅仅只是皇帝。
更是被誉为神之子的狼王!
连他都感到喘不过气。
更何况大祭司昆沙呢?
可即便如此。
梁昭帝还是不想轻易引发战争。
原因也很简单。
无论是他。
或是远在天京的魏文帝。
亦或是远走察哈尔李恪。
他们三人。
都想当那个捕螳螂的黄雀。
都在互相提防着彼此。
现在靖王欲要带着大周投梁。
这事梁昭帝自然求之不得。
但两个人的想法。
却相差甚远。
大周的土地。
对于梁国而言。
并没有什么实际利益可言。
因为梁国是一个游牧民族。
国内产值大多来自畜牧。
但大周的土地。
并不适合大范围放牧。
(本章未完,请翻页)
所以这些地皮。
梁昭帝并不稀罕。
所以。
不说附庸了。
就算靖王吧整个大周天下。
一并划给梁国。
后者也并不会出兵占领。
梁昭帝图的是大周的人口财富。
说白了。
他就是想借着大周的地方。
让蠢蠢欲动的草原诸部落。
好好狂欢一场。
从而暂时压下国内对于战争的情绪。
他从一开始。
就压根没想过附庸大周。
或者傀儡大周。
因为。
大周在他眼中。
自始至终。
都只是一块并不怎么肥的肉罢了。
综上所述。
他岂能给靖王好脸色?
一个无力抵抗外敌的弱者。
却想借着他的力量。
来击退来犯的强敌。
这个想法可笑而又天真。
先不说大周有没有这个价值。
梁昭帝也不是傻子。
靖王的这个提议。
显然是把梁国当成了冤大头。
就算抛去魏国的因素。
梁昭帝也绝不会答应。
这么可笑的请求。
收你当附庸?
对我有什么好处?
你还真把那点岁贡当宝了?
区区一块砧板之肉。
也敢提条件?
梁昭帝的想法。
直接而又暴力。
此刻。
殿内。
面对大祭司的问话。
梁帝的声音。
冷漠而又简单。
“那就麻烦你了。”
“昆沙大祭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