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辈有何好说的?”
“他日待越军压境!”
“我自领大军死战!”
“何须在此受这鸟气?!”
“李显!你给我住口!”
李恪转头厉声呵斥。
他是万万没想到。
眼见事情要压下来了。
自己这六弟。
却临门一脚来了这么一出。
“你啊...六弟。”
“你让我说你什么好!”
“眼下大敌当前。”
“越国在易水屯兵百万。”
“大有称霸之心。”
“值此危难之际。”
“我等更应团结一心才是。”
李恪说着。
看向身前的魏国诸将。
诚然道:
“本太子素知尔等。”
“对龙骧之盟颇有非议。”
“但尔等扪心自问。”
“倘若越人真的打到了察哈尔。”
“在灭了我周朝之后。”
“他们会甘心据此弹丸之地?”
“与尔等长治久安隔关相望么?”
李恪一席话说罢。
场上众将纷纷沉默。
的确如李恪所言。
越国如果真打到了察哈尔。
那魏国也别想安宁。
因为沙城不仅是进入大周的入口。
同样也是通往魏国的咽喉要道。
这么一块肥肉。
越国人没理由会放弃。
而更令人胆寒的。
在于他之后所说的话。
“尔等试想。”
“越国百万大军。”
“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旦成功穿越千里黄沙。”
“那他们军中的余粮还会有多少?”
“察哈尔贫瘠少粮。”
“你们认为。”
“越国人为了补给。”
“会把主意打在谁身上?”
李恪的意思很明显。
越国一旦成功穿越察哈尔。
那必然会导致补给线过长。
从而军中粮草告急。
那么为了补充给养。
发了疯的越国人。
会不惜一切代价攻打镇鬼关。
掠夺富庶的灌江平原。
所以说。
无论是战略目标。
还是综合利益考量。
越国在消灭大周之后。
都必会把屠刀伸向魏国。
这一席话落下。
帐中魏国诸将。
纷纷倒吸冷气。
直到现在。
他们似乎才意识到。
问题的严重性。
文帝之所以派倾国之兵。
来防守察哈尔。
为的就是拒敌于国门之外。
趁着越国刚刚穿越沙漠。
人困马乏。
立足未稳。
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文帝与李恪的想法。
可以说不谋而合。
这是取胜的唯一机会。
若等越国真正做好了准备。
正面交锋。
与寻死无异。
大帐内。
魏国众将。
此时面色皆阴晴不定。
或是恐惧或是忧虑。
总而言之。
李恪的心理攻势。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没一人再敢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吭声了。
看着这一幕。
李恪非常满意。
他暗暗点头再度道:
“虽然文皇如今昭告天下。”
“举国备战。”
“然而新募之兵难当大用。”
“况且,越国的军力。”
“还在与日俱增。”
“试问尔等。”
“离了我周朝的二十五万生力军。”
“你们可有信心将越国百万大军。”
“毙于此地?”
魏国军力加起来。
撑死不过三十五万。
且二十万是治安军。
这帮人。
士气低迷。
让他们陷阵杀敌。
那简直是开玩笑。
所以说魏国真正的战力。
还是那为数十五万的魏武军。
这些精锐部队。
就是用以撕开敌人阵线的。
可谓是联军的一把尖刀。
而大周的二十五万正规军。
才真正是联军的中坚力量。
没了他们。
阵线无以为继。
魏武军就算在悍猛无畏。
也将陷入四面环敌的绝境。
周军的作用。
不可谓不大。
李恪的一席话说完。
帐中再没了声响。
毕竟。
能在中军大帐参加军议的。
都是魏国的高级将领。
在行军打仗方面。
各有出彩之处。
李恪话中的深意。
他们不可能听不出来。
“虽然很不甘心。”
“但事实就是如此。”
“你们不会觉
(本章未完,请翻页)
得。”
“凭你们那些治安军渣滓。”
“能挡住越国的百万大军吧?”
李恪身后李显。
冷哼了一声。
扫视魏国诸将。
目光所及之处。
无人敢与其对视。
周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没有他们拖住越国人。
那越国完全可以分兵。
一路将魏武军困死。
一路直取沙城。
切断后方补给。
到时候纵使魏武军三头六臂。
也难逃升天。
“罢了。”
“六弟你莫要再说了。”
“现在好好聊聊。”
“该如何应对眼下之敌吧。”
李恪摆了摆手。
话题总算是回到了重点。
众人开始商议起了进攻策略。
及部署方案。
而这时。
一直没说话的神威。
却突然插了句嘴。
只见他身前的桌案上。
摞着厚厚一沓文件。
全是龙影卫的报告。
里面记录了越国大军。
在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
所有的动向。
神威若有所思的看向李恪道:
“殿下。”
“方才我观这报告。”
“期间所述。”
“并无军队调动。”
“难道越国人一直都把部队。”
“放在易水操练么?”
听闻此言。
正在观看地图的李恪扭过头。
看了一眼神威桌上的文件。
笑道:
“越国征召七十万新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兵。”
“自然需要训练。”
“而且我们切断了赛里木的补给线。”
“百万大军想要穿过沙漠。”
“肯定要做些准备才是。”
李恪说着。
抽出一张秘报。
摆在神威面前道:
“大将军,你瞧瞧。”
“越国最近。”
“向易水沿岸的南方十三城。”
“运输了大批量物资。”
“连同姑苏城港口。”
“两条补给线水陆并进。”
“声势骇人。”
“如果不是为了进攻察哈尔。”
“他们根本没必要。”
“在这里积攒如此之多的粮草。”
“肯定是为。”
“穿越赛里木沙漠而做准备。”
“嗯,殿下。”
“您分析的确实有理。”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
神威目露精光。
幽幽道:
“越国...其实。”
“就没想着穿越赛里木沙漠?”
“啊?”
这话一出。
帐中诸将纷纷看向神威。
连同李恪。
亦是面露狐疑之色。
目光错愕。
“呃...我只是说可能。”
“毕竟。”
“北梁对于越国而言。”
“也是一个可能存在的威胁。”
“殿下您想想。”
“如果他们远涉察哈尔。”
“大军从易水到这。”
“至少得两个月。”
“毕竟,百万大家欲横穿沙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