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也没必要犯愁。”
庆王说的。
正是左闻风。
作为越国资历最老。
而且也是最有经验的将军。
左闻风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听闻此言。
赵羡风面上愧色更甚。
苦笑道:
“大王说的不错。”
“左大人之死的确可惜。”
“若是他在。”
“情况会好很多。”
“只是当下。”
“羡风并非帅才。”
“所以还望大王能够分割大军。”
“或是另寻高人接替帅位。”
面对赵羡风的推辞。
庆王狡黠一笑。
意味深长道:
“羡风,本王可是在锻炼你啊。”
“哦?”
“王爷此话怎讲?”
“还请明言。”
赵羡风听了这话后。
眼睛一亮。
急忙询问。
而庆王。
面对此言。
却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语重心长道:
“古人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说的还是太过片面了。”
“在本王看来。”
“将多得是。”
“指挥万余军行伍作战。”
“冲锋陷阵。”
“那不算什么本事。”
“就算撑破天。”
“在史书中亦不过是个勇将之名。”
“其生平不过三两行。”
“但帅不同。”
“为帅者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一念操使百万大军游戏自
(本章未完,请翻页)
如。”
“所谋更是一国。”
“这样的人。”
“才配青史留名。”
“传唱万代。”
“羡风,你跟随本王。”
“为的不也是这个吗?”
面对此言。
赵羡风语塞。
脸上浮出一丝挣扎。
庆王见状。
继续趁热打铁道:
“羡风啊。”
“你知不知道。”
“这个机会有多难得?”
“朝中有多少将军。”
“不惜送上重金厚礼。”
“也要依求这个帅位。”
“他们图的是什么?”
“羡风,你还是太年轻了。”
“带军冲锋陷阵的将领。”
“那没多大出息。”
“一抓一大把。”
“但是统御万军的帅才。”
“却是如凤毛麟角般稀少的存在。”
“而这种人!”
“往往能对整个天下。”
“产生莫大的影响!”
“羡风,难道你不中意于此吗?”
“甘心碌碌无为。”
“一辈子当一个无名之辈?”
“若是如此。”
“那你即日便交出帅印吧。”
“由本王执掌三军好了。”
说到这。
庆王话音已是严厉了起来。
看上去根本就不像开玩笑。
“大王!”
“羡风该死!”
“见识短浅竟误解您的一片深意。”
“这真是让我...无地自容啊!”
赵羡风此刻目蕴热泪
(本章未完,请翻页)
。
那家伙。
让庆王给忽悠的。
就差当场拜为义父了。
然而。
庆王压根就没想着让他执掌帅位。
百万大军岂是儿戏?
正如庆王所言。
最终这三军总帅的位置。
还得是由他来亲自执掌。
眼下把这大元帅交给赵羡风。
不过是他想偷个懒而已。
赵羡风是自己人。
他信得过。
况且后者能锻炼锻炼。
其实也是好事。
至于统御大军作战。
那想都别想。
庆王冒不起这个险。
也不能冒这个险。
“好吧,羡风。”
“本王就再给你一次机会。”
“但本王也有个条件!”
这话一出。
赵羡风激动地差点没跪地上。
那还顾得上想什么别的。
头点的跟小鸡啄米似的。
急忙道:
“大王但讲无妨。”
“就算是天上的星星!”
“末将也给您摘回来!”
听到这话。
庆王满意的点了点头。
笑道:
“好!羡风。”
“本王要的就是你的这个态度!”
“这七十万新兵!”
“本王就交给你了!”
“给你两个月的时间!”
“两个月以后。”
“我要看到一支沙场劲旅。”
“而不是连枪都拿不动的软脚虾!”
“是!大王!”
“保证完成任务!”
赵羡风想也未想
(本章未完,请翻页)
便应了下来。
片刻后。
瀚海城的一处酒楼里。
庆王带着几名侍卫正在这里。
用午膳。
庆王这人。
不得不说。
对身边人还是相当好的。
指着一桌子琳琅满目的菜肴。
对站立于身旁的五名侍卫道:
“都愣着干嘛?”
“还不赶紧吃?”
“你们指望本王一个人能吃这么多?”
听到这话。
侍卫们客气了一阵。
而后纷纷笑着入席。
他们跟随庆王多年。
彼此间也没什么顾忌。
大伙吃着菜喝着酒。
不知不觉就聊起了战事。
“我说主子。”
“您把大军扔在这干嘛?”
“是啊。”
“大周就那几个乱党。”
“有必要招这么多人吗?”
侍卫们七嘴八舌的。
问起了庆王的打算。
后者闻言。
微微一笑道:
“所以我说你们几个。”
“不学无术吧。”
“大周不足为虑。”
“但要命的。”
“是北梁和东魏。”
“他们不得不提防啊。”
“而且,别看我们现在有百万大军。”
“但这些人。”
“有七十万都是未经训练的新兵。”
“你们当年跟我上过战场。”
“相比都知道新兵是怎么打仗的吧。”
听到这话。
众亲信这才悟了。
正如庆王所言。
越国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优势。
大也不大。
七十万新兵。
看似吓人。
但实际上。
对北梁还有魏国而言。
并不算什么要命的威胁。
而庆王之所以要大张旗鼓。
把这些部队。
全部搬到前线。
同时在国内闹出一系列大动静。
说白了。
就是烟雾弹。
用来吓唬北梁东魏的。
庆王现在非常需要时间。
至少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
这些新兵都要得到至少三个月的训练。
想起这茬。
庆王心里泛苦。
越国最能打的部队。
全都赔在了几个月前的大周京师。
举国上下最精锐的风弦军。
铁卫军两支沙场劲旅。
被信王和靖王全部歼灭。
虽然那一战打的挺爽。
但后来想起此事。
庆王只想骂娘。
谁能料到。
靖王的部队。
就跟一只打不死的小强一样。
硬是把越国给拖住了。
从而导致信王从后包绕。
两面夹击。
致使惨败。
此战后。
越国虽然还剩下三十万正规军。
但这些人。
和前面战死的二十七万大军。
压根不是一个量级的。
无论是士气还是素质。
都根本比不上前者。
想起这茬。
庆王咕咚喝下了一大杯酒。
怒锤桌案道:
“该死的周朝小儿。”
“害得我大越精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