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听此言。
昆沙脸不红心不跳的。
继续忽悠道:
“是的鹰主。”
“狼神已在冥冥之中。”
“向我揭示了你的未来。”
“这...这太不可思议了!”
“大祭司!”
“我的未来究竟是怎样的?”
狼神这一套。
对乌日图这个极其迷信的鹰主。
显然是管用的不得了。
昆沙的忽悠手段。
极其高明。
听得一旁的狼王。
都不禁为之汗颜。
心中暗骂道:
“昆沙!”
“若狼神真的存在。”
“你将会成为他的第一个祭品!”
不过话虽如此。
但梁帝还是相当佩服昆沙的。
别看这老梆子。
哄得乌日图一套一套的。
但梁帝却清楚。
狼神教内的每一个祭司。
压根就不信狼神真的存在。
包括他也是一样。
狼神。
不过是一个。
用来维系统治与稳定的幌子罢了。
包括他们神狼一族。
也是如此。
当年初代狼王。
为了拉拢其他部族。
装神弄鬼。
最后还搞出了狼神教。
来广纳信徒。
教团一直都是为了狼神家族而服务的。
双方说白了就是共生关系。
狼神家族允许且支持教团肆意扩张。
享受崇高的社会地位。
与优渥的物质生活。
但同样的。
教团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需要向狼神家族的统治。
提供便利。
这就是为什么。
每代大祭司。
地位都无比的崇高。
但人却同被软禁了一般。
终生只能呆在易京。
永远活在狼王的眼皮子底下。
美名其曰保护。
但事实上是什么。
教团包括狼神家族的每一个人。
都心知肚明。
昆沙死心塌地的协助梁帝拓跋昌。
并且将他誉为神之子。
接替上代狼王。
这一切。
压根就不是什么神的旨意。
拓跋昌能继位。
全是他老爹的意思。
而昆沙要是敢有二心。
拓跋昌也不介意换一个大祭司。
这就是事情的本质。
不得不说。
初代狼王的手段。
比起周太祖要高明得多。
双方同为军事采邑制。
但北梁的各部。
相比于大周的封王。
那可要听话的多。
没办法。
都被教团给死死地掐着喉咙。
敢不听话一个神罚拍过去。
领地不出几天就会暴动。
在这种流氓手段的制衡下。
哪还有人敢不长眼色?
神之子可不是白叫的。
话说现在。
血契也算是倒腾完了。
心满意足的梁帝。
一边命人。
将这些首领。
扶回去歇息。
一边拉着昆沙。
来到了殿内议事。
“狼王,我很不理解。”
“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什么您不想让乌日图签下血契?”
此时两人以来到了殿中的僻静处。
昆沙对于方才梁帝的异状。
耿耿于怀。
面对此言。
后者耸了耸肩解释道:
“雄鹰一族。”
“并不像看上去那样安分守己。”
“让乌日图签下血契。”
“我并不放心。”
梁帝意中所指。
其实也很简单。
这场宴席。
本就是他为诸部落首领。
设下的局。
让他们借着酒劲签血契。
而后把他们挨个派到边境戍边。
以血契迫使他们听话。
为什么不让乌日图签血契。
就是不放心这帮人。
“哦?”
“还有这种事?”
昆沙听闻此事。
显得十分意外。
他小声问道:
“那王上。”
“您打算采取什么措施。”
“来钳制雄鹰一族呢?”
“现在没必要。”
“也不是时候。”
“让他们老实待在阴山吧。”
“等到战事结束。”
“在去收拾他们。”
“不过在这之前。”
“你手下的鸟儿们。”
“要为我死死地盯着他们!”
狼王面上浮出一丝忌惮。
显然。
即便雄鹰一族。
如今没落了。
但梁帝也不希望与他们。
现在发生冲突。
毕竟后者所代表的。
是整个大梁。
甚至是整个天下间
(本章未完,请翻页)
。
最为恐怖的骑射手。
“我不希望雄鹰一族。”
“在这个节骨眼上生事。”
“另外。”
“明天我打算将骏马部落。”
“战熊部落先一步调到望海城附近。”
“你觉得怎么样?”
听闻此言。
昆沙思虑片刻后。
点了点头道:
“这样当然最好。”
“骏马部落与战熊部落。”
“都是实力强悍的大部族。”
“只是...阴山那边。”
“王上,我衷心的建议您。”
“放一支部队防备雄鹰部落。”
面对昆沙的提醒。
梁昭帝却摇了摇头。
笑道:
“昆沙啊昆沙。”
“你是真的老了吗?”
“南人有句话说得好。”
“叫打草惊蛇。”
“狩猎也是同理。”
“在猎杀猎物之前。”
“我们不能惊动他们。”
“况且...我并不认为。”
“雄鹰部落那些该死不死的余孽。”
“会对我们造成威胁。”
“放心吧大祭司。”
“好吧...如您所愿。”
“不过还有一件事。”
昆沙点了点头。
抛出了另一个问题。
“大周的靖王。”
“我们要如何处理他?”
“算日子他应该不久后。”
“便会抵达易京。”
“带着周朝的王室。”
“正式向我们屈服。”
听闻
(本章未完,请翻页)
此言。
梁帝这才想起。
靖王投降的事。
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笑道:
“呵呵,我居然把这件事给忘了。”
“皈依?”
“不不不。”
“我要他留在大周。”
“为我们打开望海城的大门。”
“你告诉那个蠢货。”
“如果他完成了任务。”
“我或许会奖励他一些财产。”
“或者地位。”
“王上?”
“您不是不打算南下了吗?”
“为何还要让他为我们打开望海城?”
昆沙不解。
对此梁帝无奈道:
“我是不打算南下。”
“但这并不代表望海城要交给越国。”
“如果未来越国向北进攻。”
“那么占据了望海城的一方。”
“便会享有战争的主动权。”
“这地方是周朝那些懦夫。”
“为了防御我们。”
“苦心经营的军事要塞。”
“过去三川河之战。”
“我们便是输在了这里!”
“今天,我不希望。”
“这个要塞在成为我们失败的原因。”
“所以,我要你即刻写信。”
“告诉那个蠢货。”
“望海城是我们的!”
梁帝的话语斩钉截铁。
对于望海城。
更是势在必得。
然而。
他却没有料到。
这靖王。
如今已经南投。
成了越国的。
征北大将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