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服气?”
此言一出。
众人这才从那曲意中走出。
回到了现实。
“天哪...我方才竟有那么一瞬。”
“回到了过去!”
“亲眼看到了在断崖边。”
“嘶吼咆哮的浮萍居士!”
“我看到了他坠崖!”
“太不可思议了!”
“是啊,神乎其技!”
“厉居士之殇!”
“实乃千古遗恨!”
一众名流纷纷感叹。
而更多人。
则被温言这出神入化的琴艺所慑服。
为当年含冤而死的浮萍居士。
鸣起了不公。
“呵呵,有两下子温言。”
“没想到你区区一介腐儒。”
“竟能把琴弹出这种意境。”
神恍拱了拱手。
他不得不服。
因为自己也通过了琴声。
进入到了那遥远的过去。
亲身体会了一番。
何为真正的悲愤。
“区区一介武夫也配跟我提意境。”
“若没什么手段。”
“那就别在我面前晃悠!”
温言冷嗤。
然而神恍却笑着对台下招了招手。
只见一驼背老者。
缓缓走上戏台。
发丝根根雪白。
皮肤更是如同枯树皮般苍老。
见此人上台。
神恍急忙过去搀扶。
这一幕。
令不少名流咋舌。
这看起来一半身子没入土里的老不死。
居然能让他亲自搀扶
(本章未完,请翻页)
?
此人到底是谁?
名流们交头接耳。
纷纷探讨起了老者的身份。
而另一边。
温言却冷晒道:
“哈哈,神恍。”
“找这么一个要死不死的老头上台。”
“你可真是会挑人!”
“如果要认输。”
“起码拿面白旗摇一摇啊!”
“何故如此丢人现眼?”
面对此揶揄之言。
神恍并未作答。
只是仔细的搀扶着老者。
坐在栾筝前。
而后看向温言。
冷笑道:
“这位老人。”
“乃是当年大周京师之战。”
“退下来的老卒。”
“你竟敢称他为老不死?”
“呵呵,温言你知道你再说什么吗?”
这话一出!
全场沸腾。
而温言更是面色难看至极。
如同吃了条死狗。
在魏国。
士兵的地位非常高。
而且由于尊老的传统加持。
这种真正参与过战争的老卒。
哪怕文帝齐恒。
也要称一声长者。
温言这话。
显然是大逆不道。
尤其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
堂而皇之的出言侮辱。
更是与寻罚无异。
光凭这一句话。
神恍便有理由当场拿下他。
“我...我。”
“老先生。”
“小子狂妄。”
“还请先生勿要怪罪。”
温言脸色煞白。
头上更是冒出了冷汗。
对
(本章未完,请翻页)
着老兵连连作揖。
“罢了...”
“老头子我。”
“今个也就是随便上来弹弹。”
“公子无需自责。”
老兵伸出干枯的手掌。
缓缓摆了摆手。
他的眼中。
只有淡漠。
那股淡然。
仿佛任何事。
都不能入他的眼一般。
对于这种活过大半个世纪。
且经历过数十场大战。
存活下来的老兵而言。
世上还有什么。
是值得他关心的?
即便是台上的齐恒。
此刻亦是对老兵。
投以了敬佩的目光。
且瞪了一眼弯腰作揖的温言。
此子实在是无礼太甚。
要知道。
从当年的大周战场退下来的魏武军。
活到现在的。
世上已不足五人。
百年前的大周战场。
那是噩梦是地狱。
他们的经历。
及对国家的奉献。
没有任何人能指责他们。
就连台下的李恪。
亦是充满了震惊之色。
他很难想象。
此人的经历。
究竟夸张到了什么地步。
要知道。
百年前大周战场。
尤其是京师之战。
足以被称为绞肉机。
是不亚于三川河血战的旷世大战。
其战足以载入史册。
而此人不仅在那时活下来了。
且还参与了后续与楚国的一系列战争。
天京之战。
飞渡灌江。
茶山歼灭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战。
楚都决战。
这一桩桩一件件。
无不在诉说着这位老兵的传奇过往。
他!是一部活着的历史!
更是世界的见证人!
想这这些。
李恪不由得心中。
浮出一丝激动。
这种机会。
今生只有一次。
一位活过百年的老兵。
毕生的积累。
究竟是什么?
是宏伟而又浩大的战图。
亦或是对漫长人生的反思?
这一切。
令人倍感期待。
只见老兵缓缓抬起。
如同枯树皮般的粗糙的双手。
轻轻地放在琴弦上。
手指上的老茧。
足够他不带义甲。
便能无恙操使栾筝。
而面对台下诸多名流的注视。
老者却是淡然一笑。
用沙哑的嗓音道:
“诸位大人...”
“老头子我...只是个无名之辈。”
“献丑了!”
话音落下。
琴弦缓缓地颤动起来。
老者的弹奏并不似温言那般。
开场即是狂风暴雨。
他的琴弦拨动很慢。
可能是因为太过苍老的原因。
让他并不能年轻人那般。
操使栾筝。
但他的琴声。
却异常有力。
李恪及台上的温言还有齐恒。
无不死死地盯着老者的手掌。
他们都知晓乐律。
更明白。
老者所弹奏的曲目。
究竟隐含了多少。
令人咋舌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积累。
很快。
一股淡淡的杀意。
透过低沉的琴声在场上弥漫了起来。
“不!这不对!”
“栾筝之音怎会如此阴沉?”
李恪面色大变。
感到不可思议。
这琴筝之音。
不该是清脆且悦耳的吗?
可在这老兵的手中。
却为何如此低沉而又布满杀气!
听起来。
就好像是战场上的鼓乐号角般。
令人匪夷所思!
无形的杀气。
透过琴声。
令在场的所有人。
皆是如坐针毡。
“此曲...莫非是十面埋伏?”
“不错!听起来果真如此!”
“但此曲为何会让我感到战栗?”
“不对!琴声又变了!”
“这不是十面埋伏!”
名流们的惊叹。
从乐声响起时。
便没有停下过。
听着众人的议论。
逍遥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看向面色震撼的李恪。
问道:
“殿下,这十面埋伏。”
“有什么说头?”
“为什么我感觉这不像是乐曲?”
“听起来让人难受!”
不仅逍遥王面上流冷汗。
就连他身旁的龙少。
也是如此。
面对问询。
李恪理了理凌乱的思绪。
沉声道:
“十面埋伏乃是古来传承之曲。”
“此曲谱是诸多琴谱琴筝中。”
“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