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恒没想到。
李恪竟然这么直白。
却又这么任性。
“呵呵,周太子。”
“你能改变什么吗?”
夏岚笑着看向低头的李恪。
对他的称谓也从李恪。
变成了周太子。
显而易见。
夏岚是想提醒李恪。
不要说多余的话。
然而。
后者却毫不顾忌。
抬起头目光坚定道:
“我知道。”
“这话很好笑。”
“但我如果不说。”
“会抱憾终身。”
此言一出。
在场的二人。
纷纷沉默。
是啊。
李恪又怎不知这其中的因果。
但他经不住良心的逼问。
无法眼睁睁的看着后者。
置身于虎穴中。
哪怕他们认识才不过一天。
但有夏姬这层因素在。
李恪无法坐视夏岚。
因为国家而遭到荼毒。
“哎,女皇陛下。”
“难道真没什么办法么?”
显然。
齐恒心里也不痛快。
这夏国现在和他们。
站到了一块。
看着女皇受屈。
齐恒心中没想法那才是奇怪。
不过这二人显然都不明白。
女皇这辱。
是必须忍的。
无论是为了大夏。
还是为了整个西方局势。
其实东方从头到尾。
都没有强求过夏岚。
只是为了生存。
她不得不委曲求全罢了。
试问天下间有哪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女子。
愿意出卖肉体?
尤其是夏岚这种高傲的女帝?
所经历的折辱。
恐怕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什么叫地狱。
这就叫地狱。
她大可一死了之。
但她妹妹夏姬怎么办?
整个夏国二千多万百姓怎么办?
所谓身不由己。
就是这么一回事。
自她出生的那日起。
柔弱的肩上就扛起了。
太多不属于她的残酷命运。
“李恪...”
夏岚看向李恪。
绝美的脸上。
既悲伤又感动。
但却不知说些什么。
来回复李恪。
后者的话语。
幼稚宛若小孩赌气。
她有无数个说辞。
来告诉李恪不要在天真了。
面对事实吧。
你根本改变不了什么。
但话到了嘴边。
她咽了下去。
原因很简单。
她并不想去伤害一个。
真正心疼自己的人。
李恪的真诚。
令她动容。
自她登基后。
形形色色的人。
见了无数。
但没有一人。
拥有像李恪这般清澈似水的眼神。
正当夏岚思考着。
该怎么规劝李恪与齐恒时。
李恪却说话了。
他慷慨激昂道:
“给我一年时间!”
“明年的今日!”
“必当扫灭整个西方。”
“与那些畜生。”
“分庭抗礼!”
闻听此言。
齐恒无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奈的摇头苦笑道:
“你这家伙。”
“真是什么也敢往外捅。”
“不过...朕亦觉得如此!”
“区区北梁南越。”
“不足为虑!”
听闻二人的话语。
夏岚沉默片刻后。
展颜一笑道:
“好,朕答应你们。”
“今年,朕就不去了。”
“但愿明年今日。”
“西方能有一个不同的格局。”
话音落下。
夏岚登上銮驾。
只留阵阵香风。
萦绕于此。
李恪站在原地。
定定的看着渐行渐远的车架。
沉默无言。
齐恒见状。
上前拍了拍后者的肩。
意味深长的笑道:
“还看呢?”
“人都走远啦。”
“不用你提醒,我知道。”
“你笑什么?”
李恪没好气的打开他的手。
见后者一直盯着自己笑。
不由得疑惑。
后者闻言。
阴阳怪气道:
“李恪,你不会是喜欢上她了吧?”
“方才你俩的气氛。”
“有些古怪。”
听闻此言。
李恪摆了摆手。
十分生气道:
“胡说什么呢?”
“夏姬是我干妹妹。”
“他姐姐受此大辱。”
“我岂能视而不见?”
“哦?算了。”
“这事就不提了。”
“不过你方才夸海口。”
“说一年内荡平西方。”
“说实话李
(本章未完,请翻页)
恪。”
“你真的有把握么?”
齐恒面色凝重。
看向车队离开的方向。
面对此言。
李恪没有多说什么。
西方之争。
本就是毕其功于一役的豪赌。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面对武德充沛的北梁。
家底雄厚的南越。
他哪有什么必胜的把握?
“哎,我不想多提这个了。”
“既然眼下与夏国交好。”
“我们还是要尽力帮扶才是。”
“日后的主战场。”
“很可能就是东边了...”
二人一边聊。
一边返程向皇城走去。
片刻后。
李恪的住所内。
徐有财正襟危坐。
正在对李恪说着自己的计划。
“殿下,如今贸易条约已成。”
“微臣认为。”
“贸易路线不一定非得从北齐过。”
“哦?有财。”
“你有什么想法吗?”
李恪来了兴趣。
徐有财听闻。
笑了笑道:
“殿下,如果从北齐绕路。”
“实在是太远。”
“而且那地方也不太平。”
“以小人之见。”
“不如直接横穿楚国。”
“顺路还能搞一些他们的茶叶回来。”
听到这话。
李恪乐了。
徐有财不愧为大周第一倒爷。
如此作为明摆着是要在楚国走私。
不过如此也好。
北齐方面虽然由于魏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国的原因。
对周朝相当友好。
但商贸这东西。
讲的就是个利润效率。
如果商队从北齐绕行至大夏。
那一个来回浪费的时间甚多。
不过横穿楚国。
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灌江支流深达楚国腹地。
近乎一半的路程。
都是水路。
这对于商队贸易而言。
节省的时间相当多。
而且楚国的茶叶丝织品。
在天下亦是享誉盛名。
这两样东西。
若是在天京出售。
只怕会引得一众达官贵人疯抢。
同理夏国的宝石名贵香料。
亦是如此。
这种东西。
放到察哈尔没什么好销路。
但在魏国这个庞大的市场里。
却相当受欢迎。
这些玩意徐有财可以全卖到魏国。
然后在用这些银子。
采购各种察哈尔奇缺的军械甲胄。
农具牲口等物件。
甚至冒险点还可以偷跑到北梁。
进口马匹。
也说不准。
这位倒爷。
一直都有着自己的路子。
于是李恪大手一挥。
相当痛快的批准了徐有财的提议。
所谓富贵险中求。
对于后者的能耐。
李恪一直都很有信心。
“有财,你即刻回察哈尔。”
“带着这书信。”
“去找明远。”
“你所缺的本钱还有货品。”
“都可以找他置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