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让他去好了。”
“你在这着什么急?”
听到这话。
江浩没好气的摆了摆手。
斥道:
“死老东西!”
“你知道什么?”
“给我闭嘴!”
江浩的顾虑显然不是没有原因。
大夏对魏国。
开放贸易到现在。
魏国民间却没有一人敢动身前往大夏。
这其中。
楚国是一方面。
楚国与魏国常年交恶。
双方的关口,海港。
盘查甚严。
魏国客商想从这里过。
难如登天。
而另一方面。
北齐的局势。
那就更复杂了。
流窜在本地的乱军。
不管谁都敢抢。
饥饿的百姓。
那就更不用说了。
饿昏了头什么事干不出来?
而且抛去这两点。
南方的楚军。
只要到了北齐地境。
甭管是哪国人。
统统见了就杀。
而北方齐军也没好到哪去。
但凡民间商队被他们撞见。
少则收税。
多则货物全部充公。
可以说。
在这种乱地。
没点本事还真过不去。
所谓雁过拔毛。
未必过此。
“不行,我们得赶紧写信。”
“告知殿下!”
江浩左思右想。
还是决定写信给李恪。
毕竟后者与李恪关系莫逆。
江浩自然不会看不出这点。
“小子,我说你有必要吗?”
“区
(本章未完,请翻页)
区这种破事?”
“还需要劳烦殿下?”
面对独孤大师的冷哼。
江浩压根就不想搭理。
写完信径直走出门外。
一周后。
察哈尔戈壁。
沙城帅府。
李恪看着手中的信件。
大为恼火。
对下方在座的高明远。
徐锦川及一众官员道:
“这个齐恒!”
“我说了多少次!”
“让他别上头!”
“可他就是不听!”
“这才几天的功夫!”
“又给大夏发了四百万石粮食。”
“前线的用度还是两说。”
“他这么肆意挥霍。”
“倘若灌江一线有汛情。”
“到时国家内无存粮。”
“我看他怎么和前线的军队。”
“和国内的百姓交代!”
李恪怒气冲冲。
摔下手中的报告。
在厅中来回踱步。
一众官员见状。
皆是摇头叹息。
“殿下,不妨在上书于文皇。”
“告知其利害关系。”
“好言相劝才是啊。”
“告知?告知个屁!”
“自从他第一次与大夏贸易时。”
“我就已经叮嘱过了他!”
“可直到现在。”
“前前后后调出去近七百万石粮食。”
“他国内的几个粮仓。”
“够他折腾多久?”
这话不提还好。
一提李恪更生气了。
话说。
这魏国与大夏的贸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易。
李恪是管不着的。
他也不想管。
但无奈齐恒这家伙是实在上头。
前线的军队。
日耗甚巨不说。
国内的百姓尚且需要粮食活命。
可他却如此挥霍存粮。
魏国的地貌。
虽然到处都是水网丰富的产粮地。
可同样的。
水网丰富代表汛情易发。
万一魏国哪天。
遭遇了像易水那样的水灾。
先不说怎么救灾了。
关键问题是军队该怎么办?
军粮难道要由。
刚刚满足了温饱的察哈尔。
独力维系吗?
想到这。
李恪直发愁。
可他也很无奈。
对于魏国的内政。
他确实是无权干预。
劝齐恒把后者也不听。
李恪这时是真感觉没什么好办法了。
面对官员们的沉默。
他烦躁的摆了摆手道:
“罢了,明远。”
“我命你即刻在。”
“察哈尔各地修建粮仓。”
“然后修书一封告诉徐有财。”
“让他别在大夏浪费时间了。”
“多抢一点魏国的粮食...”
李恪这边正在做着安排。
然而。
他还没来得及把话说完。
来自前线的急报便到了。
只见一名传令兵。
气喘吁吁地握着一封加急奏报。
闯进了议事厅。
由于跑的太过着急。
他竟是没注意到脚下的门槛
(本章未完,请翻页)
。
扑通一声摔了个结实。
但他却顾不上身上的疼痛。
颤声对正前方的李恪。
惊叫道:
“启...启禀太子殿下!”
“大事不好啦!”
“北梁出兵四十万。”
“与南越三十万大军。”
“将我军尽数围困在平安城一线。”
“如今我军皆被困于城中。”
“动弹不得。”
“势如火急还望殿下尽早发兵援救!”
“什么?!”
这话一出。
李恪差点跌倒在地。
怒道:
“到底怎么回事?”
“梁越既然联合!”
“神威为什么不撤?”
“死守平安一座废城有何用?”
“回禀殿下。”
“非是大将军不想撤啊!”
“梁军速度实在太快。”
“在大将军回撤的途中。”
“便已封死了后路...”
要说这命运。
还真是件有趣的事。
话说这北梁。
在易水新败后。
重整旗鼓欲要南下。
兴兵雪恨。
然而。
半道上却遇到了周魏联军的斥候。
经由他们之口得知。
周与魏已然联合。
且遣出大军六十万。
尽屯与平安城。
时刻等待进兵中原。
在得知此事后。
狼王一时间有些拿不准主意。
不知到底该不该撤退。
放弃对越国的进攻。
然而。
昆沙大祭司却在此
(本章未完,请翻页)
补上了一计。
他认为可以借刀杀人。
以越国之手让他们互相杀伐。
狼王对于此计相当满意。
于是乎。
当天便遣使者。
来到了易水。
向越军统帅莫沧海告知了此事。
并表示了想要合作的想法。
梁越联手。
先干死周魏。
双方在于易水决战。
岂不美哉?
面对这个提议。
莫沧海当即便派出了令官。
日夜兼程。
跑死了数匹骏马。
第一时间。
将这个提议。
送达了殷都。
呈庆王预览。
后者看过信后。
冷笑不断。
直夸狼王这人有意思。
经历了易水的惨败后。
居然还能拉下脸与他们合作。
既然对方都发信说了。
要与他会猎平安城。
那他身为越军的最高统帅。
自然不会不给狼王这个面子。
正好。
最近国内的异动。
经由他的雷霆手段镇压。
以放松了不少。
于是乎。
庆王命莫沧海回殷都。
而他则披挂上阵。
亲往一线与北梁。
歼灭周魏联军。
南越在经历过了易水之战后。
根本就没把梁人放在眼里。
庆王也是如此。
他自信以绝对的兵力优势。
北梁根本从他这占不到便宜。
他的想法。
无异是于狼王。
不谋而合。
双方谁都不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