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他在魏军里。
收获了相当多的人望。
至少现在。
指挥所里。
每名魏军将领。
在看向李恪时。
无不充斥着浓浓的敬意与钦佩。
这就是所谓的人格魅力。
真诚,永远是最强大的武器。
而另一边。
周军那就更别提了。
飞蛇将军连同各级将官。
被李显治的服服帖帖。
说一不二。
一切以李恪为马首瞻。
可以说现在。
李恪完全掌控了联军的意向。
虽然眼下。
是神威在做着每日的部署。
但所谓术业有专攻。
论行军布阵这方面。
李恪是完全比不过对方的。
甚至于他都要学习。
神威的战略思路。
已备日后之用。
一个时辰后。
冗长的军议总算结束。
众将在接到新的命令后。
去往城中各地指挥布防。
洞内。
神威与李显。
二人满面苦涩。
眼巴巴的盯着沉默不语的李恪道:
“大哥!”
“殿下!”
二人同时出言。
这突如其来的话语。
吧李恪吓了一跳。
“你们...这是要说什么?”
“不是!”
“大哥!你没听到方才的汇报吗?”
李显忍不住开口。
神威则是连连叹息。
昨夜又有数百人。
死在了越军的投石机下。
千人因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
缺水当了逃兵。
约百人因大火丧生。
至于粮草。
更是捉襟见肘。
军中的存粮。
以不足五日。
就这还是严格配给。
缩短了日供的量。
方才就粮草问题。
一干人说了半个时辰。
周朝部队虽然没爆发太大的问题。
但魏军尤其是物质条件。
极为丰富的魏武军。
却受不了这种严苛且稀少的配给。
士兵中怨气颇大。
种种迹象。
都在表明联军的崩溃。
已经迫在眉睫。
“所以,你要问我什么?”
李恪一脸不解。
他这话搞得二人相当无语。
就差说你是来救人的。
还是真来观光的了。
李显是被自己这大哥给整无语了。
气的直翻白眼儿。
神威叹了口气道:
“殿下。”
“您从察哈尔赶到这里。”
“想必应该有脱身之计把。”
闻听此言。
李恪脸上浮出一抹为难。
说实话。
自己昨晚想了一宿。
但应对眼下的局势。
他还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唯一可行性的方针是。
从察哈尔呼叫援军。
但要命的是水源被截断。
军队根本等不到那时候。
粮草与水源相比都不算什么大问题。
人可以不吃饭。
但不能不喝水。
也正是因为时间紧迫。
李恪预
(本章未完,请翻页)
想的方针。
从察哈尔招募新军。
救援平安城的计划。
可以说正式宣告破产了。
他现在不得不仔细思考。
当初狼王提出的合作意向。
“办法…有倒是有。”
“只是我不确定。”
“这个方法是否真的可行。”
李恪无奈叹气。
对洞中的二人透了底。
“什么方法大哥你倒是快说呀!”
李显急不可耐的催促。
神威听闻此言亦是全神贯注。
“哎,好吧。”
“北梁军希望协助我们。”
“共同消灭越国。”
此言一出。
神威与李显二人。
皆是目瞪口呆。
沉默了片刻后。
这俩人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李显认为北贼不可轻信。
与他们合作。
无异于为虎谋皮。
但神威却认为。
眼下正值危急存亡之秋。
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面对二人截然不同的回答。
其实李恪的看法更偏向神威。
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与梁国合作。
谁利用谁还不一定呢。
“目前越国军队实力雄厚。”
“梁人虽也有40万军队。”
“但易水一战后。”
“老兵几乎全军覆没。”
“可相反。”
“本是新军的越国。”
“却因为此战50多万参战士兵。”
“都在战场上获得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宝贵的对敌经验。”
“而且梁军的俘虏。”
“也膨胀了越国的军力。”
“这些人本来就是梁国。”
“久经训练的精锐之师。”
“加上越国优良的装备更是如虎添翼。”
“现在实力已经完全不协调。”
“我想梁国方面。”
“也是忌惮越国做大。”
“毕竟在消灭了我们之后。”
“北梁凭自己难以与越国抗衡。”
“想着唇亡齿寒的道理。”
“这才想拉我们一把吧。”
神威对目前的情况。
做出了极其详细的分析。
眼下的局势。
也确如他所言。
越国的实力。
已经渐渐失控。
至少凭现在入局的国家。
根本难以单独抗衡。
军事力量膨胀近20万的越国主力。
更别提对方还有坚不可摧的易水天堑。
牢不可破的南岭山峡。
以及那恐怖的楼船舰队。
还有各式各样花哨的攻城武器。
先进的弩机箭矢。
这些都是越国。
唯以制胜的法宝。
在神威率众突围时。
越国的劲弩。
哪怕是身披重甲的魏武军。
也难以突围到步兵线。
这帮人装备的破甲箭头。
仿佛专门为射杀。
魏武军这样的重甲士兵。
而创造。
即便如今魏武军。
全员更换上了更为先进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钢甲。
但在面对重石这种特殊的材料面前。
即便是钢。
也顶不住几轮弩机的直射射击。
“那么你呢?六弟?”
“你为什么认为梁国不可信?”
李恪听完了神威的理由后。
转头看向李显。
“也没什么。”
“我可不像神帅那样。”
“分析的头头是道。”
“我就单纯觉得北贼没一个好东西。”
“仅此而已。”
这小子的答复。
令李恪哭笑不得。
“罢了。”
“神威说的有理。”
“看样子我们现在还必须与他们合作了。”
“真是没想到。”
“若是父皇还活着。”
“看到咱们与北梁合作。”
“不知道会作何感想啊。”
李恪站起身。
感慨万千。
而另一边。
越国本阵正中心。
一座堪称奢华的帐篷内。
庆王石宇看着手中的信件。
满脸尽是阴云。
帐中以江月,袁凯,樊胜三人。
领头站满了身披蓝色衣甲的越军将官。
看到庆王面露不满。
众人纷纷疑问道:
“摄政王陛下。”
“信中说了什么?”
“莫非是拓跋昌那老小子反水?”
“哼!我早就知道北贼靠不住!”
“陛下,不妨趁现在。”
“把他们一锅端了!”
面对嘈杂的将军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