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564师这些退役军人的身份,在华国各地行走,都会引发各个部门的关注,如果真要去京城,会不会造成更大的漩涡?
褚歌吃光一碗胡辣汤,忍着嗓子里的辣痛,笑得冷漠,“不行?”
谢烬这次没有让着她,坚毅的军人脸庞上,目光灼灼,露出绝不赞同的表情,“不行。”
陆离离头痛,这种隐隐的痛感,让她觉得疲惫又烦躁。
他们相互瞪着、博弈着,气压极低,直到石柳原三人回来,扔下好几块刚出炉的面包。
“肥城是个好地方,就是有点干巴巴的,不如海上湿润。”
“这玩意儿叫面包啊,我还问是啥干粮,把卖货的小姑娘说傻了。”
“哈哈哈哈,就你话多,是不也想学小谢娶媳妇儿了?”
褚歌推了块烤得刚好的面包给陆离离,拿起一块烤得有点焦的自己吃。
陆离离吃了面包,头痛缓解一些,打起精神,“几位同志,国库券是这样操作的……”
别看石柳原三人不着调,听她的话倒是很认真。
“不就是低买高卖嘛,说来说去和海上都一样。”
“尤浩,拿出你当初的嘴皮子,你不是最会压价了。”
“老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你别光说我,照小陆同志这么说,做买卖还是个体力活,你这体格子可派上用场了。”
吃完饭,一行人到了火车站旁边的工商银行。
陆离离放弃邮储银行,选择工商银行是有道理的:相比于国营性质的邮储银行,商业性质的工商银行,会面对更大的国库券销售压力。
果不其然,进了工商银行,陆离离表达了她想购买国库券的意向,柜员立即笑了,问她要买多少。
“还是请你们行长出来吧。”
柜员打量她几眼,长得很漂亮,穿得却一般,但身后跟着好几个人,看着不好惹,说话又很有底气。
思来想去,还真把行长找来了。
一头雾水的行长出来,一看是几个老百姓要买国库券,心里先不悦。
老百姓买国库券,也就100、200块的,为这么点事把他喊来,这柜员也太不懂事了,没见他正为上级压下来的十多万发愁吗?
陆离离手里的本金,加上谢烬和褚歌的部分,总共超过7万块,她的确很有底气。
“你们要买国库券,跟柜员买就行。”
行长不咸不淡地对他们说了一句,转头要走。
陆离离喊住他,“工商银行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国库券销售任务,我没记错的话,是10万7000块吧?”
虽然被称为商业性银行,但工商银行能过手的现金流并不高。
相比于国营邮储银行,上级强压下来的这10万多块,已经把他们的现金流僵死了。
“小同志,你再说一遍?你要买多少国库券?”
陆离离算算手里的钱,谨慎地说,“不到8万块吧。”
“你可说清楚了,不是800块,是8万块?”
行长看看她身后的男人们,这么大的事就让一个年轻女同志决定?
可除了一个长相俊逸的男人走上前,另外三个都跟门神似的站着没动。
他贴着女同志的耳朵说了几句,这女同志有点吃惊,倒也点了头。
“这样吧,10万7000块的国库券,我都买了。”
谢烬告诉她,石柳原三人也想跟风买点,她当然同意,只不过没想到他们这么有钱,每个人都拿得出万把块。
工商银行的行长稀里糊涂,不知道他撞了啥大运,也不知道这年轻女同志是啥来路,咋这么有钱。
可关他啥事呢?拿出来的现金是真的大团结就行了!
陆离离成为重点客户,行长收了她的钱,叫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几个柜员一边点钱,一边数国库券,隆重地向她介绍肥城银行业未来的发展。
她高深莫测地微笑,心中吐槽,有点钞机就是不用,这年代的人还是更信任人工操作,可效率就太低了啊。
十万块钱数了一个多小时,还核对好几遍!
好不容易等银行核准完了,她笑得脸都酸了。
国库券装满三个大皮箱,一行人上了最快去沪城的火车。
在银行里不苟言笑得堪比专业保镖,进了卧铺,石柳原三人直接躺倒。
“哎哟喂,华国内地的人都这么穷吗?就这点钱看把那行长激动的!”
“你们是啥也不知道,一般老百姓就几十块工资。”
“净瞎扯,我才不信呢!”
谢烬把装着国库券的皮箱塞到铺位底下,拉着陆离离的手让她坐下。
“你累了就躺会儿,到站我喊你。”
陆离离摇头,照例拿出教材和复习资料学习。
霍嘉给她整理的东西十分详细,不仅有背诵段落,还标记出重点字词的解释和翻译。
谢烬没打扰她学习,那边三人好像是睡着了,十分安静。
傍晚到达沪城时,陆离离已经把高中三年的语文背诵知识,在脑中完整地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一遍。
他们选择火车站旁边的农业银行,一进去还是人满为患。
不得不承认,沪城人对国库券的认知,远超过华国其他地区,即便是国库券有赔钱的风险,但也挡不住有识之士的热情。
在陆离离看来,国库券买卖没那么多门道,只要掌握好各地资讯,舍得辛苦奔波,就能得到理想的回报。
但石柳原不这么认为,“这种新发行的债券,银行的人都不愿意买,何况普通老百姓了。”
开盘价虽然是定好的标准,可放到实际市场上,那就是会不一样的,要不然咋会有“七进八出”的潜规则呢。
“小谢,你和小陆同志歇歇,我们先去逛一圈。”
三人大摇大摆地在银行里“流窜”,到处跟人打听,很是自来熟。
陆离离仔细观察一番,才发现短短几天的时间,沪城的国库券销售情形已经有了新的变化。
相比于上次看热闹的多,这次拿着国库券兑换的普通老百姓更多。
没几分钟,陆离离就找到了她的第一个目标。
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同志,长出口气,毫不留恋地和她做了交易。
“90块一张,你这些国库券我全收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