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英接过褚歌手里的饮料,挺佩服地看着黄葭。
“这两套房子是有合同的,产权人就是她本人。”
陆离离瞪大眼睛。
八十年代,怎么会有单位产权归个人的情况?
黄葭还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眼巴巴地看着喷香的菜。
自从高考完,罗凤没时间回来,她只能又在主路的小摊上买吃的。
已经好几天没吃过这么香的饭菜了。
褚歌把筷子塞到她手里,把一盘木须肉推到她面前。
黄葭只顾低头吃,还是罗英在旁边帮她解释。
“农机厂那老厂长倒是不错,就是那两个副厂长不做人。”
一提这个,罗英就挺气愤。
当初这两套房子是跟县文化馆签的合同,产权归文化馆。
由老馆长做主,留给黄葭这个孤女,算是对她不幸的弥补。
后来老馆长要退休了,怕黄葭的房子打麻烦。
就干脆和农机厂的老厂长,要了个人情。
直接把房子的产权人,变更为黄葭个人。
那时候黄葭还是个初中生,其实未成年也没资格做产权人。
可八十年代哪有啥正规合同?
两位厂长做主拍板,又盖了两个单位的公章。
这件事不作数也作数了。
但随着
(本章未完,请翻页)
黄葭长大,和她同龄的一代人也都长大了。
农机厂是冲清县的重要国营单位,职工子女多,需要分房的人家也多。
职工文化程度有限,管你啥合同不合同的,在他们眼里就是张废纸!
不少人眼红又嫉妒:一个孤女凭啥占着两套房子?
好容易等到她考大学要走了,这房子就该让农机厂收回来。
可高考都结束快一个月了,这没人管的野孩子,根本没有挪窝的意思。
看样子是啥也没考上,打算赖着这两套房子不还了。
这个猜测让打主意的人家着急得不行。
要不然都有人把闲话说到罗凤面前去了嘛。
“那你的合同,农机厂现在认不认?”
黄葭从木须肉里抬起头,鼓着腮帮子。
“不认。”
陆离离的火气蹭就上来了!
不认?好啊,那就去法院起诉!
白纸黑字有合同的,两个单位的公章就盖在上面,咱们怕啥?
反正黄葭要上大学走了,这房子要不要都无所谓。
但只要是在法院挂了号,别说想做主把房子分配给农机厂其他人了。
就算这房子塌了、倒了,谁敢碰一块砖,那都是和法院对抗。
“农机厂是不想认,那老厂长马上要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休,手里也没实权了。”
罗英兴奋地接着说。
“几个副厂长争权夺利,就打算拿这两套房子做文章。”
“可咱们黄葭是谁啊?那是省状元!是他们能糊弄的吗?”
陆离离都听糊涂了。
“二姨,到底咋回事?”
罗英惟妙惟肖地把事情讲了。
黄葭高考完,农机厂就有人上门了。
两个副厂长的人,觉得黄葭是个女学生,年轻见识少。
有一拨人张口就糊弄她。
说这两套房子她没资格住,要她还这些年收的房租。
黄葭也不跟他们争辩,一声不吭报了警。
警察一到场,事情就变了性质。
人家黄葭拿得出合同的,那些上门张口就胡说的人,手里有啥证据?
灰溜溜走了一拨人,另一拨一看,学聪明了。
先跟黄葭打感情牌。
把农机厂这些年的不易,说得好像都是因为这两套房子似的。
然后又晓之以理,认为她一个读过书的学问人,应该主动把房子退了。
黄葭点头认同,差点儿把那拨人高兴懵了。
结果到了农机厂的两个副厂长面前,黄葭张口就要三万块。
打了那拨人一个措手不及。
可她是白纸黑字写着的产权人,又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啥也拿不出的滚刀肉。
农机厂想要这两套房子?没问题。
冲清县的一套房子,私下交易的价格大约是两万块。
黄葭两套房子才要三万块,其实是亏了的。
老厂长不想当坏人,怕到了那头,被老馆长戳脊梁骨。
可他又没能力说服两个手握实权的副厂长。
所以,漫长的和稀泥就开始了。
今天早上,农机厂还来了一拨人,苦口婆心地想让黄葭要价便宜点。
陆离离听完都气笑了。
两套房子,住得干干净净,要价比市场价低那么多,农机厂还不满足。
不就是欺负黄葭是个孤女没人管嘛!
“放心,我回来了,就没人敢再来跟你叫板了。”
谁还不是个新出炉的省状元了?
这身份不利用,那她就是个傻的。
陆离离坏溜溜的眼睛一转,正对上谢烬端着炒菜进来。
一看他媳妇儿的表情,谢烬就知道,小狐狸要出幺蛾子了。
“黄葭,你这些天也不去学校,李校长都急坏了。”
黄葭闷头吃菜,闻言点点头。
“我也不想去学校,反正咱俩都在筒子楼住着,不如就让县电视台的人来这里采访吧。”
黄葭的冷淡赶走了秃头台长,却可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再把他请回来啊。
台长再不乐意,会放过同时采访两个省状元的好机会吗?
陆离离笑得志得意满,坏水咕咕咕往外冒。
谢烬默默咂嘴,替那不知名的农机厂感到惋惜。
这世上喜欢“看人下菜碟”的人不要太多。
可“以貌取人”这种事,是有风险的。
人家给你台阶的时候,识时务的也许会顺坡下。
但有些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太久,拿着一套方式对待所有人。
等踢到铁板的那天,才知道啥叫痛彻心扉!
“先吃饭,吃完我去给李校长打个电话。”
109室面积不大,一大家子人坐不下。
谢烬和黄炳秋两位男同志,主动站在门口说话,让女同志们先吃。
“二姨,小禾呢?”
陆离离还以为回来就能见到小表弟呢。
“送他爷家了,省得他在这儿闹腾。”
罗英和黄炳秋都回来,儿子也没法一个人留在川州。
“放以前不上学,他能高兴得跳起来。”
“这回你考了全省第一,他傻乐了好几天,在他爷家都是书不离手!”
罗英对儿子的变化特别满意,谁不希望孩子爱读书、有出息呢?
有外甥女这个表姐做榜样,黄彦禾也愈发懂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