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了些”?
陈阿姨,您要不要听听,您在说啥?
不说这样一座保存完好的院落,本身就有建筑价值。
单说这历史人文价值,就足够让其成为保护单位了。
即便是那小王爷的级别不够,市场价也不止八位数了!
一颗财迷的心,在陆离离的脑海中渐渐升腾。
她在川州签了健民广场洋楼的优先购买权合同,为的不就是有朝一日,能拿钱买房吗?
用不了几年,这些房子就会像大白菜一样,被摆在市场上售卖。
有远见的人,才不会守着手里的几张纸币。
说得夸张点,倾家荡产也要把钱投到房地产行业中。
她也要趁早把手里的闲钱用掉,给自己和家人留下足够的财富。
陆离离周身热乎乎的,她打算这一两天就把想法落实。
她们说着话,进了前院的正房。
“离离你随便坐,我去里院叫小峥。”
“佩菊啊,你招待离离吃喝。”
陈月见摆好水果零食。
韩佩菊直接拉开冰箱,拿出两瓶北冰洋。
“还要你说?我可不会客气的啦。”
跟陈月见认识几十年,韩佩菊的口音也带上了沪城腔。
“离离,喝饮料。”
圆溜溜的西瓜
(本章未完,请翻页)
被放在凉水里浸泡,仔细看还加了冰块。
风扇一吹,室内凉凉的空气,与外面的炎热对比鲜明。
临窗喝着甜丝丝、凉沁沁的北冰洋,听着大槐树上知了的鸣叫。
别提多惬意了!
“你陈阿姨早说过,打算在这里搭个葡萄架子。”
韩佩菊看着窗外的空地,很向往地说。
“等小烬回来,让他和小峥一起干。”
刚说完,就听见里院大门嘎啦一声拉开。
有人穿着趿拉板,噼噼啪啪地跑过来。
一个黑瘦黑瘦的人闯进门,一笑露出洁白到耀眼的牙齿。
“嫂子!你来啦!”
陆离离吓一跳,上次见李峥也没过多久,还没这么黑啊。
“黑人”小兄弟晃悠着两条细腿儿,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她。
李峥看出她的惊讶,笑嘻嘻地解释。
“在川州最后打扫了一遍战场,出了几天外勤。”
他说得轻松,其实是从早到晚捡了四天垃圾。
把整个追捕沿线,重新梳理、清理,搜寻是否有藏匿、遗落的证据。
别说,还真让他们找到了些有用的东西。
曹强在逃亡路上,也改不了作威作福的做派。
吃喝用度全都要最好的进口货,一路上不知扔了多少
(本章未完,请翻页)
包装。
直到现在李峥还想笑呢。
这位曹县长简直就是捧着军功章给他们。
家电大件还能说是老百姓无知,有人便宜卖给他,稀里糊涂就买了。
零散的、琐碎的日用品,大量的、外来的食品。
可不是用一句“不懂”就能搪塞过去的。
对得上的走私货,加上曹强拒捕的武器弹药。
嘿嘿,这场大案让他们办得真漂亮!
当日施仰光和谢烬兵分两路,一边追捕曹强,一边追捕陆老二。
按理说,抓住曹强的人肯定是头功。
但谢烬把抓头犯的功劳扔给施仰光,自己带人去抓陆老二。
这人跟着曹强没几天,哪有啥同生共死的勇气。
更没有和军队对抗的本事,早就趁乱跑了。
可他乱七八糟的行踪,不可能逃得过谢烬的追踪。
听说陆老二抓回来时,满脸鲜血,还断了一条腿。
跟着去的战士都表示,就是他自己不肯听劝自首,摔的。
半口牙都“摔”没了、肿着眼睛的陆老二,气息奄奄。
连路都走不了,是被他们抬回来的。
啧,反正李峥没在现场,人家咋说他咋听。
原话反馈给领导,冯峥嵘咧了半天嘴,不屑一顾。
不管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犯成了啥样,到底还喘着气。
想想他当初要怎样对待陆离离,李峥还觉得太保守了呢。
呵呵,有啥委屈进了牢房,随他伸冤!
谢烬做事干脆利落,一点把柄让人抓不到。
现在陆老二和曹强那伙人,都在川州接受调查。
听说用不了多久,还要押解进京,由国字头的机构,配合法院审理。
不过嘛,这些糟污事与陆离离都无关。
她只要安安心心等华清开学,认认真真做她的优秀大学生好了。
“我还以为他背着小烬,偷跑出去打渔啦。”
陈月见嗔怪地看着儿子。
李峥出了趟远门,人虽然瘦了好多,但身体也结实多了。
在家虽然不能说养尊处优,那也是风吹不着、雨淋不到的。
而且肤色变得更健康,看上去长大了不少。
不再是那个皮肤白生生的懵懂少年了。
“你呀,可真会胡说。”
韩佩菊可是好久没见到李峥了。
“小孩子总有长大的时候,难不成永远在家里陪着妈妈吗?”
李峥这张油嘴,打小就使唤惯了,哄人的话张口就来。
“韩阿姨,您跟我半个亲妈也没差,我一辈子陪着我妈和您,那是多幸福的事儿啊。”
(本章未完,请翻页)
陈月见早习惯了,看也不看他一眼。
韩佩菊也很淡定,一瓶北冰洋都见了底。
唯有陆离离没见过李峥这一面,瞪大眼睛。
“嫂子,你尝尝这个西瓜,可甜了。”
李峥怕女同志吃瓜不方便,特地把西瓜切成小块。
还插上水果叉,端了上来。
“我爷爷奶奶听说烬哥对象来了,都想见见你呢。”
“我说大热天儿的,让我嫂子歇歇,凉快凉快再到里院。”
陆离离吃着瓜,西瓜子都没来得及吐。
“你爷爷奶奶在家啊?”
那她太失礼了啊!
咋能没跟老人家打招呼,就先坐下吃起来了呢?
李峥抱着半个瓜,眨巴着黑溜溜的大眼睛。
“在啊,不过他们午睡刚醒没一会儿,人还迷糊着呢。”
“等吃晚饭的,他们就过来了。”
陆离离:??
还要让老人家过来?过来见她?
“离离啊,我公公婆婆都爱清净,平时我们也是不到里院去的。”
陈月见看出她的拘谨,连忙解释。
韩佩菊也转移话题,“晚饭肯定不留在这里吃的。”
她叹口气,“我家常姐大早上就被老太太支出去买菜了。”
孙媳妇还没在谢公馆好好吃顿饭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