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让小弟喝口汤(1/5)

“孟二公子?”

刘天成走失的精神回归,想起他爸说的社交要求。

“您怎么到这儿来了?”

孟国徽微微一笑,很有世家公子的气度。

“大哥让我来买几个菜,二妹难得回家一趟,她又不喜欢抛头露面。”

孟家二妹?不就是那个假小子孟冬瑶么。

刘天成和张一伟在心里鄙夷。

一个私生子,轮得到你叫人家正牌小姐“二妹”?

被孟家当跑腿的奴才,自己还挺得意的。

“孟二姑娘回家了?那倒是稀奇。”

孟冬瑶的名字虽然娴静文雅,其人却与这个名字完全不搭边。

从小就是个“心黑手狠”的角色。

京城世家的女同志,谁不是以娇滴滴的大小姐自居?

可偏偏就有个孟冬瑶,非要与众不同。

女孩子喜欢漂亮衣服,她整天穿丑得要死的蓝校服。

同龄人都想尽办法做好看的发型,就她剃了个寸头。

以前都传说,是孟家那个虎狼窝,把她给逼得变态了。

刘天成和一群小混混,没少背后议论她。

都等着看孟冬瑶笑话,谁家敢娶这么个“母老虎”。

可后来听说她上了军校,关于孟二姑娘的新闻,一下子都没了。

好几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372章、让小弟喝口汤(2/5)

年没听到她的消息了,没想到竟然是从这个私生子嘴里说出来。

“既然孟二公子有事要忙,我们就不打扰了。”

刘天成挺烦他。

自己混归混,但他是刘家正正经经的子嗣。

新华国没啥讲究嫡庶尊卑的老思想,可人们对私生子也不可能有啥好态度。

本来就是来抢夺人家资源的,难不成还要跟你称兄道弟啊。

“刘公子客气了,菜肴我已经点好,二位尽管吃。”

孟国徽笑容和蔼,心里却在滴血。

他大哥每个月给他的零花钱不少,但与世家打交道,那点钱怎么能够呢?

就像京城建国饭店这样的级别,一顿饭几乎就能都吃掉。

可没办法,为了参与到刘家和张家的生意里,他就要忍辱负重。

服务员端来几个昂贵的菜,放到他们面前。

刘天成和张一伟对视,这人有啥毛病?

这几道菜都是海鲜,贵得很,平时他们也舍不得吃。

可菜都端上来了,没理由拒绝。

吃呗,看看这私生子能说出啥。

“刘委员一直是高教司的重要官员,我倾慕已久,总想着去拜访拜访。”

“张主任在政。法。委是核心人物,要是没有他纵横捭阖,哪里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372章、让小弟喝口汤(3/5)

今日的盛况。”

孟国徽也算直白,很快点名自己的意图。

张一伟虽然是刘天成的跟班。

但他更现实些,遇坏事躲,遇好处上。

要不然当初在沪城,碰上谢烬带对象吃饭,他上赶着过去撩骚女同志。

可结果被硬茬子扎了,转头就能跑。

孟国徽是私生子不假,但孟云楼似乎很带挈这位幼弟。

想想也是,孟家那爹妈两个,一个比一个疯。

孟云楼下面只有两个妹妹。

二妹孟冬瑶清冷孤寂,根本不掺和孟家的事。

小妹孟朵舒一团孩子气,啥也不懂,没法替他分担。

如今来了个能用得上的男丁,他多关照些也正常。

“既然孟二公子都这样说了,我们也不客气了。”

张一伟拿了筷子给孟国徽,算是接纳他的亲近。

孟国徽心里松口气,语气熟络起来。

“不知二位公子,在京城里有啥生意巧宗?”

“别误会,小弟总是听别人说,跟着二位喝汤都能喝饱。”

刘天成见张一伟这个态度,也不好给孟国徽脸色看。

“也没啥,做点小生意,赚个零花钱。”

孟国徽摆摆手。

“刘公子客气了,您二位的生意遍天下,哪能算小生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372章、让小弟喝口汤(4/5)

意?”

刘家和张家的路子,基本上就是明面上的。

说白了也是个辛苦活——走南闯北地倒腾些香烟和酒水。

烟酒这种东西,是机关单位里招待客人的硬通货。

可各地酒厂、烟厂的生产力有限,没法把产品推销到全国各地。

这就需要大量的“倒爷”来介入。

为啥要这样折腾呢?

京城部门官员繁多,各级官员不都是本地人。

华国这么大,人们的习惯和爱好也不同。

要是你找人家办事,拿不出合心意的烟酒,那还咋开口呢?

而把地方生产的烟酒拉到京城,可不是谁都吃得了这个苦。

1988年,华国市场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越来越多的个体户加入到促进基层经济的行列中。

像刘家和张家这样,让家族里小辈跟着走走门路的,京城里可不在少数。

给孩子安排好清闲的工作,又拿着这种赚钱的人脉。

刘委员和张主任级别不高咋了?

照样是京城里没人敢小觑的大人物!

只不过这种事都藏在底下说,毕竟是在职的官员,谁也不敢太过分。

特别是交待这些没轻没重的小子。

谁要是敢到处宣传这个,那就是跟自家荣华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372章、让小弟喝口汤(5/5)

富贵过不去。

所以,他们这些人从不主动参与到路子里。

但是,不管到哪儿去买烟酒,都要有相应的批文。

普通人买烟买酒,再多也就是几条、一箱的。

只有单位机关大宗采购,人家烟厂酒厂才会给你批发价。

他们的主要作用,就是倒腾这些批文。

从小就在首都的世家子弟,跟谁都算是熟人。

就算不认识,也能通过中间人找到相应的部门人员。

三五次往来,怎么走手续、要啥形式的批文,那就是手到擒来。

做得到这一点,还怕那些个体户不上赶着送礼吗?

回扣该拿是要拿的,但每个人的手脚都要干干净净。

万一哪天政策变了,个体户又成了投机倒把分子。

他们能直接一推二六五,完全啥都不知道。

孟国徽早就知道,京城有本事的人多。

这种一本万利的事,他当然是眼红的。

“只要刘公子和张公子,肯让小弟喝上口汤。”

他认认真真,压低声音说。

“五个点的回扣,我可以加一倍。”

张一伟先心动了。

平时跟别人是五五分账,那边再给他返五个点。

这孟国徽倒是知恩图报,直接加了五个点的利润。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APP 免费阅读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