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还怕那小子没吃的时候嘛。”
谢烬眼珠子乱转。
“等离离去经常上大学,您和罗姨没事就去京城看她呗。”
“到时候李峥想吃啥,您再给他做不就行了。”
他媳妇儿家里人去京城,总不能老是住招待所。
住酒店那么贵,她们肯定是不能花这冤枉钱的。
等在阳店区找个清净的好房子,一家人没事就过去住。
又方便看他媳妇儿,又能提早感受华国首都的美好。
这以后定居京城的事,不就是水到渠成了嘛。
一家人都过来了,他还怕媳妇儿不守着京城、不守着他吗?
谢烬的小心思不要太明显。
陆离离鼓着腮帮子,嚼包子斜眼鄙夷。
真是不得了的大军官,挖空心思“欺骗”老百姓。
可别说,这话正中罗凤的心意。
女儿一个人在京城读大学,那就是背井离乡啊,她哪里能放心呢。
就算谢烬家里人能帮忙照顾,终究是不如亲妈的。
“离离,等你开学,服装店也是旺季了。”
“我和你二姨、二姨夫都离不开,不能常待在京城。”
罗凤忧心忡忡地说。
“万一你在京城有啥事,可千万要打电话告诉我们。”
川州离京
(本章未完,请翻页)
城实在是太远了,火车要十四个小时。
就算女儿真有事,她们都来不及赶过去。
谢烬眨巴着他纯洁的大眼睛,比入党宣誓时还要忠诚。
“罗姨,您放心,政治学院离华清大学只有五分钟的路程。”
“离离有事,我第一时间就能冲过去!”
挺着胸膛的小伙子打包票,多少给了罗凤些安慰。
不是她不相信谢烬。
两个孩子相处这么久,她对谢烬是一百个满意。
可当妈的从来没跟女儿分开过,眼看分别在即,竟然生出了分离焦虑。
黄炳秋瘦了黑了,干体力活的人,食量上来不少。
老婆做的酱肉包子太香,他连吃了三个才停住嘴。
听着她们聊天,他心里也有个想法,但不够成熟,不能乱说。
“大姐,这你担心啥呢?”
“京城离川州虽然不算近,但十四个小时也过去了。”
“买张晚上的卧铺票,一宿觉就到了地方。”
“还能吃上华清大学食堂的早饭呢。”
罗凤被他说笑了,心里的焦虑被冲散不少。
老话说得对,儿行千里母担忧。
孩子再长大、再有本事,当妈的还是有操不完的心。
“妈,您要是怕我在京城挨欺负……
(本章未完,请翻页)
”
陆离离故意看了谢烬一眼,把他看得紧张地绷直脊柱。
“那就去京城,开家‘凤临祥’的分店。”
这话一说,吃包子的人都停了手。
罗英端着第二锅蒸出来的包子,也呆站在原地。
黄炳秋小眼精光一闪,十分欣赏地看着外甥女。
他家这个外甥女啊,绝非池中之物!
“你这妮子,又胡说啥呢?”
罗英嘴上是这么说,心里却没觉得她在胡咧咧。
这孩子虽然年纪小,开窍之后比谁都精明。
也不知道是不是文曲星突然在她身上觉醒了,想法都异乎常人。
可陆离离只要想干啥,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就说做生意吧,孩子带着妈,摆摊才多久啊,就拿下省会这么好的地段。
再说考大学,外甥女就跟开了天眼一样,插班几个月,转手拿了个省状元。
数数日子,总共才过去三四个月,可却像是重活一辈子似的。
罗英回顾一家人的历程,恍如做梦。
“二姨,离离咋能是胡说呢?”
谢烬第一个反对。
他很认真地分析京城的“局势”。
“京城虽然老裁缝店铺多,但面对的受众非常狭窄。”
也就是世家贵妇和贵女们能光顾得
(本章未完,请翻页)
起,普通京城老百姓照样消费不了。
比如她妈带离离去的那家裁缝铺,是京城里数一数二的贵。
姜老人儿出马,一件改良旗袍手工费就要100块。
再算上布料、扣子、刺绣,最便宜的下来也要200块往上。
“而且,京城本就不如沪城时髦,人们还总爱端着架子。”
觉得自己是天子脚下的老百姓,生来高人一等。
啥外地的流行款式?他们才不要呢。
可等南广、沪城那些洋气的衣服传过来,有钱人穿得多了,普通人家又开始跟风。
所以,这几年京城就出现个奇怪的现象。
流行款式时兴起来得慢,时间却能抻得很长。
外地可能一个季度就下市了,京城甚至会有绵延到第二年的趋势。
“‘凤临祥’这样接地气又洋气的服装店,要是能开在京城,还不知要引起多大的轰动呢!”
谢烬对未来很乐观。
他是亲眼看过他媳妇儿的本事。
不管是选料、选款还是宣传,别说把川州人唬得一愣一愣的。
如果能在京城里来这么一遭,那还不把整个首都搅和疯了!
“以后的事儿啊,以后再说。”
罗英算是看出来了,她外甥女早就有规划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
虽说她是当长辈的,可眼光没有孩子长远。
“只要是你需要,你二姨和二姨夫就没有含糊的。”
听外甥女的就行了。
做个指哪儿打哪儿的好长辈,不给孩子拖后腿,比啥都强。
陆离离搂着她二姨撒娇。
“还是我二姨对我最好,我这聪明劲儿都随二姨了。”
罗英被小妮子逗笑,催着他们快吃包子,好开店。
一家人吃完早饭,推开玻璃窗通风。
不能让顾客一进来,就闻到饭菜的味儿,那体验也太差了。
“离离,你在京城没遇上段老板?”
黄炳秋一边整理货架一边问。
陆离离也在清点货品,摇摇头。
“我去的时间短,没顾得上找他。”
去京城本来就是见谢烬家里人的,至于段平嘛。
他的手段多,还花哨。
又有尤浩那些人保驾护航,担心那老油条干啥。
“前几天他打了个电话回来,让我把店里的款式,挨个给他邮寄一件。”
黄炳秋办事利索,只是邮政效率低。
幸好还是周行长帮着走了“快运”,说是五天就能到。
陆离离心累。
放在前世,五天都能从最西边跑到最东边了。
“段老板肯定是在憋大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