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消息可以说是让全国上下,上到皇帝李世民,下到平民百姓,全都表示满意。
不用多久,大唐的足迹,就能遍布整个世界。
这五百多万人口,放在这巨大的领土之上,自然显得微不足道。
但是作为种子,他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到时候人口大爆发,这个民族,就会成为这个世界最主体的民族,那些异族只有慢慢消亡的份。
经过了一番的造势,李世民颁布圣旨,开始实施封爵的事情。
当这一切开始实施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份了。
政策实施后,高句丽等地的移民活动很是顺利,戴胄那些老东西脸上都乐出花来了。
没有实施这个政策之时,因为要进行移民的繁重的工作,让戴胄头发都白了,每天就干一个事,骂秦羽这个王八蛋,没事给他找事。
现在外界的纷纷扰扰,秦羽自然不用多加关心。
他只要出谋划策,自然会有人去完成。
朝廷的宰辅们,都会老老实实给他打下手的。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他虽然刚刚成年没多久,但是有着碾压这个时代,一千年的知识储备,他想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建议决策,都是老东西们根本无法想象的。
他们对于要给秦羽打下手,早就习以为常。
秦羽的目光回到了自己家里。
七月,孙思邈给郑丽婉号脉的时候,她已经三个月的身孕,现在是九月,已经怀胎五个月,肚子已经鼓起来了。
秦羽听到了腹中孩子的心跳声,心中欢喜无比,有一种满足和成就感。
有了郑丽婉的前车之鉴,秦羽信心大增,然后就对着襄城还有李丽质还有长孙无忧发力。
准备多生孩子多种树,给大唐做贡献。
这口号是他自己提出来的,自然要带头去付诸实践。
不过李世民等人也不轻松。
这一百多万爵位,不是一个小活。
朝廷上下,忙的如热锅之上的蚂蚁。
这事,没有个一年半年,不可能收尾的。
幸好名单,是军队拟定然后送过来,也让他们省下了不少功夫。
不然累死长孙无忌这个老猴子。
……
九月是多事之秋。
辽东传来消息,半岛三国,再次叛乱。
“忘恩负义之徒,狼心狗行之辈!”李世民大骂着。
胜利者就是如此,杀人爹娘,占人土地,XXX女,然后还要骂人狼心狗行之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还不让人造反,这可找谁说理去。
秦羽听到这个消息,也没有太多反应。
他之前就料到了这一点,发生这事情也不是很奇怪,他之前就跟李世民谈过此事。
收到这个消息,李世民没有召见他。
三国造反,对于秦羽而言,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但是在原本的时代,一个高句丽闹事,就让李世民焦头烂额了,失去了对高句丽的掌控,让新罗攻占了很多领土。
当然大唐的军事主力都在西域,无暇顾及也是一个原因。
灭国简单,守土就不容易了。
秦羽在家中闲来无事之时,李世民在政事堂里把老东西们召集起来。
“半岛三国发生叛乱,你们有什么办法?”
李世民直接问道,然后补充一句:“当初朕就对这些兔崽子太过于仁慈了。”
作为民部尚书,戴胄自然晓得半岛三国对大唐有多大好处,所以对外战争他和魏征都是积极支持的。
长孙无忌道:“高句丽三国的叛乱,不过是小事一桩,不足为道,当地驻军,轻松就能将叛匪肉体消灭,如何收尾和保持安定,才是接下来比较难处理的事情。”
还是那句话,征战如今
(本章未完,请翻页)
对大唐来说,是最容易不过的事,哪怕敌军有百倍,都不足为惧。
房玄龄说道:“军队要尽快平叛,同时朝廷加快把他们的家人移民过去,尽快让我们的族人占当地人口的大多数。”
“玄龄说的是!”
老东西们对房玄龄说的话,表示高度认同。
李世民道:“此次高句丽三国叛乱,就是那些老夫子恐怕也不敢教化他们了。”
长孙无忌笑道:“大唐本来就没必要教化他们,只是大唐以前缺少劳动力,没办法解放人口,才暂时利用他们,现在他们蹬鼻子上脸,那就让他们知道知道大唐的厉害。”
杜如晦说道:“只要从辽东抽去两万兵马,就能够将他们荡平。”
“说的是!”众人纷纷点头。
大唐如今军事实力,足够吊打全世界,所以他们信心满满。
抽调两万兵马,不过是小事一桩,但是因为还需要守城,所以还需要细致考虑。
李世民直接拍板说道:“那就从辽东先调去两万大军前去平定叛乱,同时下令大军,不要分散兵力,主要目的是保护好我们先前的移民。”
说完这话,李世民又顿了一下:“朕要让那些狼心狗行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之辈,不服朕管教之辈,都纷纷跳出来,一个个扒皮抽筋,让他们知道朕的厉害,让他们知道,大唐永远不是他们可以招惹的。”
李世民故意让那些叛徒们,看到一点胜利的希望。
让他们觉得大唐的兵力好像有些空缺了,也就是放长线钓大鱼。
请君入瓮,引蛇出洞。
玩一套阳谋手段。
这次叛乱,很多都是一些莽撞之徒,胆大妄为之徒干出来的。
但是李世民清楚,暗中还有很多积蓄力量,城府极深,心思极细的反对势力在等待时机,观望等待。
他们在等待一个机会,那李世民就给他们这个机会,让他们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抱负,让他们一个接着一个的暴露出来。
如今拖拉机产量逐渐提高,数量惊人,更多的人口被从土地中解放。
而且随着封爵的行动火热的开展,移民的速度越来越快,移民人数越来越多,一切都进展的十分顺利。
过去因为人口不足,对这些高句丽人口还实行安抚政策。
各种给他们好处,哄着他们,恩赐他们。
这些叛匪,不知道感恩,三天两头就想着要造反。
那就没有让他们继续存在的理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