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夏凝疑惑的目光,林诗音解释道:“你亲生父母家,情况很复杂。”
夏凝怔住。
而林诗音只是提了一句后,就不再说了。
具体要怎么做,得要夏凝做决定。
夏凝思索了好一会,道:“林姐,你能不能跟我说一下亲生父母的情况?”
林诗音闻言,也松了口气。
对方这个决定,在林诗音看来是挺明智的。
林诗音道:“你知道王家吗?”
夏凝神色迷茫:“王家?”
华国姓王的人可不少。
林诗音提了个名字。
夏凝还没反应过来,肖文已经吸了口气:“你说的是,那个有着北王称号的那个王家吗?”
夏凝瞪大眼:“那个王家?那可是北边豪富!”
林诗音颔首点头:“就是那个王家!”
夏凝:“我是那家的人?不可能的吧!”
作为一个普通小市民,夏凝根本不敢想象自己会跟那样的大人物有牵扯。
林诗音道:“九成的可能是。”
一旁的肖文,已经拿出手机开始调查了起来。
“老婆,那个王家,光是资产就要千亿了。”
肖文低声说,声音都在颤抖。
夏凝跟着咂舌。
按照他们夫妻的工资,两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人几千年都赚不到这么多钱!
林诗音等二人情绪稳定下来后,才把她了解到那部分消息说出来。
比如说,王家情况很复杂,王老爷子先后有三个妻子。
夏凝的生身母亲,是王家前后三代里,唯一一个女娃。
“你是说,我的生生母亲,当年是出去游玩,结果失踪了。”
夏凝原本以为,她是被抱错的真千金这点,已经够狗血的。
结果,还有更加狗血的。
“那位还失忆了,直到最近才恢复记忆?”
“然后,那个假千金早早知道自己的身份,还想隐瞒?”
说到这,夏凝面色一凝:“那个假千金,已经知道了?”
林诗音颔首点头:“对。”
肖文面色微变:“那个假千金,是不是打算对凝凝动手?”
林诗音眨了下眼,直接说:“她是有这个打算,不过,被我发现,顺手破坏了。”
夏凝听到这话,忍不住松了口气。
她就是一个普通人,要是假千金想对她不利,或者想害死她,她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办?
毕竟,那位假千金可是很受她的生身父母疼爱。
夏凝:“林姐,谢谢你告诉我这些,这份恩情,我永远会记在心中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夏凝看向林诗音的眼神里,透着浓浓的感激。
如果不是对方提前发现,她大概会出事。
如今想来,她是满满的庆幸。
林诗音说:“你认识那个假千金。”
夏凝迷茫:“我认识?怎么会?”
林诗音道:“流落在外王家千金,是王宝珠。她后嫁给人是杜洪。他们抱错的女孩,名字叫杜蜜。”
夏凝:“?!”
夏凝都呆住了。
“怎么会?是他们!”
林诗音在说说完后,就不再说了。
而夏凝这边,心底却掀起滔天巨浪了,一颗心更好似打翻了调味盘,五味杂陈。
稻花村是个很偏僻的村子。
那里的人家,大部分都有点重男轻女。
夏凝在小的时候,心底不受宠爱,不停被夏父夏母使唤去干活,可因为村子里都是这个情况,她小时候还没太大感觉。
可在她八岁那年,离她家不远地方,又搬来了一户人家。
那户人家,之前是在县城,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搬过来了。
而就算搬过来,杜家也是村子里独一份。
当时,村子里大部分人家住的都是土胚房,可杜家却盖起了青瓦房。
整个村子里的女娃,都要干活,而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杜家的唯一的女娃,却过着让村子所有人都羡慕的生活。
杜蜜不仅仅每天都穿漂亮小裙子,脚上踏着乌黑的皮鞋,她也不用干活,就像是小公主一样。
夏凝在一堆脏兮兮的小女娃里,看起来最干净。
然后被杜蜜选中,成了她的跟班。
是的,最开始,杜蜜是让她当她的跟班。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等到高中后。
村子不少人,都外出打工,村子里不少人家陆续盖了砖瓦房,杜家也就慢慢普通起来了。
可大概是最开始的相遇,杜蜜和夏凝之间的关系,一直有点大小姐和跟班的感觉。
直到,夏凝二人上了大学。
夏凝考了海城二本学校,而杜蜜只考了三本。
两个人虽然在同一座城市,不同的大学。
而夏凝在大学期间,也开始打工兼职,而杜蜜那边却在享受大学的生活。
夏凝一步一步往前走,努力创造属于她的未来。
可她内心深处,偶尔回忆起来,还是回想起幼年时光。
羡慕杜蜜虽然是女儿,却被杜叔叔王阿姨疼爱着。
可现在,林诗音却告诉她,她和杜蜜抱错了。
小公主一样的生活,原本是属于她的。
夏凝脸色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了,她声音有点干哑:“为什么会抱错?”
林诗音说:“这个,我还在调查。不过,已经过去二十几年,很多信息已经不全。估计很难查出结果!”
夏凝:“音音姐,谢谢你,呜……谢谢你告诉我这些,我……对不起,我有点……不知道说什么!”
夏凝平复了心情后,才把她和杜蜜的情况说了出来。
“从小到大,我一直都很羡慕杜蜜。虽然杜叔叔王阿姨,只有杜蜜一个女儿。可他们却把杜蜜当宝贝疼爱着。”
“我们那边村子,挺重男轻女的。不少人看到他们夫妻只有一个孩子,还劝杜叔叔,让他们再加把劲,再生一个。”
“可杜叔叔却说,他们有杜蜜一个孩子就够了。对他们来说,男娃女娃都一样。”
“我小时候,真的很羡慕,杜蜜。”
“对不起,我有点失态了。”
姜宁:“重男轻女?这都二十一世纪了,怎么还会有这样的地方啊?”
姜宁非常不理解。
夏凝轻声解释说:“地方偏僻,也很穷,思想方面也就愚昧了些。也就是这些年,华国经济发展起来了,村子里人都出去打工,重男轻女的情况才好一点。但也没有完全改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