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上,明孝帝将南疆现在的情况,还有周围几个邻国的心思,都全盘的说了出来。打算集满朝文武之力,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然而满朝文武鸦雀无声,一个个的低垂着脑袋,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只又几个单子稍微大些,或者觉得这事儿会“摊到他们头上”的,小心偷瞧着昨晚在御书房的几个人。
希望他们开口说句话,好把明孝帝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免得自己这些小喽喽“冒头”,惹了明孝帝发怒。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那几人昨天晚上就已经想了不少办法,可最后全都被明孝帝否决了……
明孝帝坐在龙椅上,看见下边一众人全都抵着脑袋,心里就气不打一处来。既然没人出来提提意见,他就直接点人了!
“兵部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可在?兵部侍郎呢,出来说说看!”
兵部侍郎还在看敖冀呢,忽然听到明孝帝叫自己,吓得浑身一个机灵。下一瞬,就见敖冀幽幽的转过头,给了他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
这眼神的含义,兵部侍郎怎么可能不清楚。可越是清楚,心里就越是慌乱。
大殿里安静了下来,在众人的注视下,兵部侍郎慢慢悠悠的挪到中间,深吸一口气。
正以为他要说点什么呢,便听“噗通”一声想,人就直挺挺的跪在了地上。随后说道:“皇上息怒,是微臣无能,无法替皇上分忧解难——”
明孝帝被他这顿操作,气得眼角直抽抽。压下心里的语气,没有接他这话。又将目光往旁边移了移,看向了另外几个将军。
那几人接收到明孝帝投来的视线
(本章未完,请翻页)
,心也跟着往下沉了沉。还把脑袋又往下低了低,想以此躲过明孝帝的视线。
可明孝帝坐着的地方,只需扫一眼,便可以看清整个大殿的情况。谁人在做什么小动作,他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白将军、田将军、柯将军,你们也算是见过世面的,想来对现在这个形势,也能提出些有用的建议——”明孝帝说道。
三位将军见躲不过去,便只能硬着头皮走到中间。相互对视了一眼,视死如归的说道:“眼下形势危急,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请皇上准许臣等领兵去往前线,做好与各国开战的准备!”
“走一步,看一步,便是说此局无解了?!”
明孝帝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双手背在身后来回走着。怒意带着帝王的威压席卷了整个大殿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吓得满朝文武又跪了一地。
“朕本以为,你们都是我泰安的栋梁之材。然而现实却狠狠地打了朕的脸,这么多人居然连个能用的人都没有,叫朕怎么给天下的百姓一个交代?!”
“好啊,既然你们想去边境前线,那么朕就允了你们的请求,下朝之后便回去收拾行装,给朕滚去边境大营!”
“不过朕也罢丑话说在前头,若是开战,你们无法战胜敌国,那么就别回来了!”
百、田、柯三位将军都不敢再多说半个字,只能以头点地,盼着早些退朝。
好在老天爷听到了他们的祈祷,便听石肇高唱道:“退朝——”
待明孝帝等人离开后,大殿上才又有了窸窣的说话声。
“哎呦,刚才真是快被吓死了,就怕皇上一个想不开,把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我们全给革职查办了!”说话的是一名参政,抬手拍着自己小心脏的样子,让人看了忍不住想笑。
“你就别自己吓唬自己了,不是我说,就你这从三品的官职,只要工作上不出错,都没你什么事!”
“就是啊,看看兵部户部两位尚书,他们还都在前面顶着呢,怎会有你什么事?”
本来这话,只是想劝慰劝慰众人的,结果却被仲景栎和敖冀听了个正着。转头扫了眼说话的那人,冷哼一声。
“本官在职期间,所的每件事,说的每句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若是这样都会被革职查办,那么便只有一个可能——便是泰安改朝换代的时候!”
“你们与其在这里胡思乱想,还不如各自回去,想想该怎么将自己手头上的事做到最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