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好点子了,就找来聪明人把这些点子实现,就好像一个人赶着一群牛,人不干活牛来干活。
“那好,新厂落成之后,到时候招收工人全部从咱们上庄村招收,只要是年轻的劳动力,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招收那些大姑娘小媳妇能安排的也尽量安排。”
陈建国朝着陈海说道。
“建国哥他们为啥只要上庄村的劳动力呢,外村的小伙子也很棒,也有诚恳踏实的。”
陈海对于陈建国猛然提出的这个事情有些诧异,不知道陈建国到底是什么意思。
陈建国也不想解释过多,只能朝着澄海搪塞的说道:“大家都是同村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给咱们邻居朋友亲戚一点挣钱的机会,这样不好吗?”
听到陈建国这么说,陈海倒是没意见了,他点了点头说道:“这样也好,免得显得咱们不近人情,以后大家都过上好日子了,关系也就更融洽了。”
陈建国发现自从自己重生之后,身边的每个人好像都在提升,二姐的人生轨迹变了,澄海的人生轨迹变了,方大奎的人生轨迹变了,就连老妈郭玉兰的人生轨迹也变了。
自己重生之后,好像带来的改变都是正向的,这种喜人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成果让陈建国自己都感觉有些自豪。
晚上回家,陈建国发现大门口蹲着一个老头,这把陈建国吓了一跳,天都快黑了,这老家伙蹲在阴影里,猛然窜出来,陈建国还以为是条野狗要来咬自己。
“你这是干啥的?躲在我家门口干啥?”
陈建国有些生气了,这老棺材瓢子干个事特别不靠谱。
照着灯光陈建国看了一下,发现他根本就不认识这老家伙。
“我是来卖东西的,你不是收古董吗?我这里有一些你看看。”
老头伸手进入怀里,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子,一层一层揭开破布包子就露出了里面一个小小的杯子。
陈建国仔细观察这个杯子,由于灯光昏暗,陈建国也看不出所以然来,他就把杯子寄给老头,然后转身回到家里去拿手电。
对着手电筒看了一会之后,陈建国确定这东西是对的,应该是明朝的斗彩杯。
这玩意儿价值在后市上千万,陈建国说不激动,那绝对是假的。
他也就是下个班往家走,没想到这钱追着往自己怀里送。
“大叔这东西有些来历,我看有些年份了,但是我也认不清楚到底是什么东西,您看您给出个价吧,如果不贵的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
我就收了。”
陈建国有些不情愿的说道。
其实陈建国的不情愿完全是装出来的,其实他内心里是一万个愿意的,之前对这老头还有点意见,此时看到的干巴老头陈建国感觉也特别亲切,这哪是老头啊,这根本就是财神爷。
“小子,还不认识?”
“你搁这忽悠傻子呢,我可告诉你这是明代成化年间的斗彩杯,别装什么不认识。”
老头一直在观察陈建国的微表情,确定陈建国认出了这东西,并且知道价值之后就开始出言嘲讽了。
陈建国眼前被人揭穿,就突然发现这老家伙应该是个行家,找上门来肯定不是卖给自己东西的,说不定是为了挑事的。
“大叔这东西你要是不卖你就回一家,哪儿凉快哪儿凉待着,我没空在这给你磨牙。”
陈建国没好气的说道,一转身就进入院子,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
这斗彩杯就算价值千万,那也是二三十年以后的事情了,到那个时候陈建国觉得这上千万的资产自己也不可能看在眼里去了。
所以这辈子对于陈建国来说真是可有可无,或许是一笔意外之财,但是如果没有的话,陈建国倒也不在乎。
那老头也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想到陈建国竟然如此有骨气有性格,顿时嘿嘿的笑了起来。他伸手拍了拍门环,朝着站在门里面的陈建国说道:“你小子脾气还挺臭。”
陈建国推开门,露出了一个缝隙,朝着老头笑:“不是我脾气臭,是你刚才突然不冒出来,吓我一跳,我现在心脏还得砰砰跳。”
“不跳还不对劲的!人的心脏要是不跳不是死了?”
老头朝着陈建国翻了个白眼。
“大叔你就别骄傲弄我了,您说吧,你到底是干啥的?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这大晚上的,我肚子饿了,我想吃饭。”
陈建国也觉得这老家伙有些不一般,越看越觉得高深莫测,这才是陈建国为什么没有直接将之拒之门外的原因。
“别以为我不知道,之前你小子在周围搜了点古董,后来倒卖了就有钱了,盘下砖厂,这才站稳了脚跟。”
这老头很显然是对陈建国做过专门调查的。
“大叔,有没有人告诉你查人细脚是不对的,我又没惹你,你走你的言,闻官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你干嘛揪着我不放啊?”
陈建国也不紧张对方,既然找上门来,那肯定是有事和自己商量的,对方不说他也不着急,就这么和对
(本章未完,请翻页)
方磨牙,看看谁先忍不住。
“你小子倒是沉得住气,我问你,我来收东西,你来卖东西,得了好处咱俩平分,你干不干?”
老头瞪着绿豆大小的眼睛,看着路向明说道。
陈建国略微思索了一下,就觉得这倒也是一件事,眼前这个老家伙明显是个行家,应该是在古玩行当里经营了不少年了,这种人眼光很独到。
“大叔,这钱我拿的不够安心的,您说您这么有本事,您干嘛不自己去倒卖的?挣着大钱你还能找个老伴!”
陈建国调笑道。
那老头没好气的朝着陈建国喝去的:“你这鬼东西胡说八道,什么把门打开!”
老门打开了,老头毫不犹豫的走了进来,陈建国赶紧招呼老妈,郭玉兰炒几个菜。
这是财神爷上门了,陈建国自然不敢怠慢,连忙支起小桌子,给老头倒了杯茶。
让人几句攀谈下来,陈建国这才知道老头的名字叫做陈君侯。
说起来两人都姓陈,甚至还是本家的,按辈分陈建国应该给陈君侯喊大哥,而不是喊叔。
“陈大哥,您这是多大年纪了?我怎么看不出来呢?说您四十八也行,说您六十八也行,你说这还真是让人把不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