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笑什么?”
一名年轻的警察,看到秋文强的脸上挂着古怪的笑容,忍不住厉声质问。
秋文强抬起肿胀的眼皮,看着这位年轻的警察,忍不住笑着说道:“我想笑就笑,难道还用和你汇报,不过告诉你也没事,我笑的是在黄泉路上有人给我垫背了,所以我死的不冤也不孤单。”
听到秋文强这么说几个负责抓捕的特警,一脸茫然,只有坐在副驾驶的刑警队长嘴角勾起了一丝冷笑,他是知道前因后果的。
“秋文强啊,秋文强,你以为你的计划真的得逞了吗?你不就是派了几个杀手去谷城县刺杀陈建国吗?其实那边的案子已经发了,那几个臭鱼烂虾也已经被抓了,直接就把你供出来了,要不然你以为你为什么被抓?”
正所谓杀人诛心,刑警队长的一句话直接把秋文强给弄得,浑身发抖,彻底崩溃了,他在车上乱踢乱打,胡乱嚎叫,但是根本就没人理他。
弄得这帮人彻底烦了,迎来的只能是拳打脚踢,等到下车的时候,秋文强浑身都没有一块好肉了,他是被人硬拖着进入警局的审讯室的。
当然了,秋文强的身上不可能只有买凶杀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一件案子,还有其他案子,最主要是秋文强要供出他背后大哥的一些黑材料,这就是秋文强最大的价值。
三天三夜的轮番审讯,几个负责审讯的警察都熬成了黑眼圈。秋文强却依旧精神无比,疯狂的叫嚣。
不过到了第四天第五天的时候长时间不睡觉,秋文强就已经出现了幻觉,就算再强大的精神意志,再强壮的身体,此时也扛不住了,秋文强终于开始断断续续交代一些事情了。
半个月之后,秋文强的所有证据全部被固定,这位罪痕累累的大哥终于被直接钉死在了违法的柱子上。
陈建国接到周长海电话的时候,还不知道周长海要跟自己是说什么。
“周大哥,咱们有一段日子没通电话了吧?你那边怎么样了?最近身体还好吧?”
陈建国客气的说道。
周长海可是高级官员,是普通人一辈子难以见到的大领导,所以在周长海的面前,陈建国虽然不是那么拘束,但是说话也是很斟酌着字句的。
这样的大人物对细节的把控都很注意,有那么一个字两个字,说错了话,就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所以陈建国明白言多必失的道理,在很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场合里都不喜欢过多的说话。
“有些日子没见到你了吧,这两家企业发展的还不错,今年有可能入伍选深南开发区十大杰出企业之二,恐怕到时候这两家企业的规模都会暴涨,你要有心理准备啊。”
周长海在电话里笑眯眯的说道。
这样的大人物说话往往都不是空穴来风的,都是有敌放矢的,既然周长海都这么说了,陈建国自然就觉得这已经靴子落地了。
不过陈建国并没有说一些感谢的话,而是朝着周长海说道:“周大哥,我这一段日子都在思考一些问题,也有了一些心得,等我再去拜访你的时候,我会将这些东西全部都告诉你,咱俩再在一起好好的探讨一下。”
听到陈建国这么说,周长海顿时喜出望外,他一拍大腿朝着陈建国说道:“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就太好了,其实如果你能够长时间在深南开发区这边的话,那就更好了,咱们哥俩可以经常交流交流。”
“你走了,其实我很多时候连个喝酒的伴儿都没有了,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挺没意思的。”
听到周长海这么说,陈建国是哑然失笑,这句话从一位高官的嘴里说出来,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么显得如此的不让人可信呢?不过放在周长海的身上,陈建国是相信的。
周长海这个人不贪吃不贪,喝不贪色,身上没什么毛病,这样的人注定将来会成大事。
“大哥,秋文强的事情你可真多亏你了!回头的时候我写一份文章给你,你看看。”
陈建国想了想,之后隐晦的说道。
在这个时代,国际形势风起云涌,未来的科技发展,经济发展方向都尚未明确,如果在这个时候,周长海能够发表一篇文章提到启发的作用,那么将来周长海绝对是改革的先锋,绝对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在各种思潮相互碰撞的时候,旗帜鲜明的支持,那就是顶级站队了,周长海如果能够站对这一次,那么以后只挂长帆济沧海,仕途一帆风顺,那是指日可待的。
所以在这个关键的节点,陈建国打算帮一帮周长海,一来是周长海这个人的确有超乎寻常的素质,他的性格很像明朝的首辅张居正。
二来是周长海这个人给陈建国的印象很不错,这样的人总是能够为国为民做出一些事情的,在这关键的时刻,陈建国可不想周长海被埋没。
“老弟也有写文章的习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吧,那拿来看看吧。”
周长海自然是对陈建国有些了解的,毕竟陈建国谈吐之间对国际形势,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很有见地的,很多方方面面对周长海都很有启发,但是在周长海的心中,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认知。
其实周长海一直想把陈建国灌输给他的那些观点写成一篇文章,发表的内参上。
这并不是说周长海打算哗众取宠,打算剽窃陈建国的认知,去为自己的仕途争一争,而是周长海觉得在这个思潮遍地矛盾突出的年代,如果能够把陈建国这些新颖的观点放到内参上,让那些有识之士看上一眼的话,恐怕会为国家未来的方向奠定基础。
很多时候周长海觉得陈建国说的那些话,都是绝对的金玉良言。
“周大哥,最快到下周一寄给你吧,总之你等着就行了。”
陈建国朝着周长海笑道。
回到村子里没两天,陈建国就又接到兰荣生的电话了,说是市里有一个招商会,他打算带着陈建国去看看。
其实也并不是带着陈建国一个人,县里的优秀青年企业家其实都有份儿,都是郑秘书联系的,但是陈建国是唯一一个让兰荣生亲自联系的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