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搞建筑的找点农民工干点活给点钱,那不是天经地义的吗?陈建国这不是自找麻烦吗?偏偏要把那些工人们弄成公司的固定员工,还要按月发给工资,如果将来接不到工程的话,岂不是要养着这么大一批人。
方大奎唉声叹气,但是没有站起来反对,其余人也有些犹豫,不知道这样对公司的发展到底是好还是坏。
陈建国把所有的人反应都看在了眼里,他心中暗笑,但是并没有说什么,等到大家讨论渐渐平息下来之后,陈建国这才笑着说道:“我问大家一个问题,钱赚到多少才算是多?”
“其实你们本末倒置了,搞错了一个问题,你们本能的就认为公司的发展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是为了发财,其实真不是这样,咱们成立这家公司最初衷就是为社会服务的,就是为社会提供最优质最实惠的建筑服务。”
“那么咱们给社会解决一些就业问题,招募一些固定的员工,发给他们工资,让他们到社会上去消费,难道不是一种社会贡献吗?”
陈建国侃侃而谈,有理有据,说出来的话让下面的人根本就无从反对,而且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多数人都认为陈建国的说法很新颖,因为这个说法之前任何人都没有听到过。
如果说平日里方大奎在公司里说一不二的话,那么陈建国那绝对是灵魂人物,寥寥几句话就奠定了她在公司里一号人物的核心位置,任何人都撼动不了。
就算是方大奎手中掌握着有限的权利,人事权、财权,这些都不会对员工的信心造成什么威胁!
陈建国在公司里的地位是无可撼动的,他的一句话任何人都会不由自主的听从,这就是创始人的魅力,尽管公司是方大奎直接管理的,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陈建国才是老板。
会议结束了,陈建国专门把方大奎留下来了。
毕竟在刚才的会议上,两人之间产生了分歧,陈建国自然要和方大奎解释一下,毕竟方大奎作为公司的核心人物,陈建国也不想对他的信心造成任何打击。
“其实我认为这个阶段公司不应该把步子迈得太大,毕竟咱们小事还没做好呢,就要去做大事。”
方大奎叹了一口气说道。
其实陈建国太能明白方大奎的心理和心态了,方大奎觉得现在公司里就是一个草台班子,招收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那些工人都是附近的农民,根本就没什么水平和素质。
如果让这些人充实到精英员工的队伍里去的话,将来无论是培养还是后续的发展,都会受到很高的限制。
“我知道你的顾虑,不过我已经说了咱们要招收精英员工的话,限定条件就是二十五周岁以下,必须要有高中以上的学历。”
陈建国笑呵呵的说道。
方大奎跟自己顶牛反驳自己,陈建国却没有丝毫的生气的心态,因为他知道方大奎根本没有任何私心,他所说的一切话都是为了公司的发展去着想的。
“但是这样的人去哪里找啊,高中毕业以上现在都是人才了,人家去外面打工可以挣很多钱的,咱们公司给得起人家吗?”
方大奎有些茫然,不知道今天的陈建国是吃错药了还是怎么了,怎么脑子如此不管用了呢?
“你想错了,我的意思是说,就是给这些人高工资,给他们能够找到工作里最好的工资,让他们死心塌地的给咱们公司干,而且要签订长期合同。”
陈建国斩钉截铁的说道。
“那咱们公司的成本不是要刷刷的上升吗?现在公司的利润其
(本章未完,请翻页)
实也不高。”
方大奎又有些犹豫了。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现在陈建国在方大奎的眼里就是这样的,那就叫崽卖爷田不心疼。
在方大奎看来,自己辛辛苦苦带着员工们流血又流汗,冲在最前面,给公司争取了微薄的利润,而陈建国偏偏根本就不珍惜这些利润,一来就大刀阔斧的花钱。
方大奎如果真能理解,那就不叫方大奎了。
“我很能理解你的看法,不过我也说了钱是没有什么用的,只要他们眼下的利润足够公司的正常运转,那就没必要为钱的事情担心,就算是公司的资金链出了问题,我也会从别处给公司注入资金,这些你都不用担心。”
陈建国没办法和方大奎解释太多,毕竟双方站的角度不一样,眼界都不一样,方大奎是那种小满则圆的人,他心里想着只是公司一步一步发展。
而陈建国不同,陈建国有着前世的阅历,他更加知道一个公司的发展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慢慢的积累。
如果让一家公司慢慢的发展,慢慢的去积累,那需要的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到最后成功的概率其实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也不大。
要想迅速让一家建筑公司成功,那么需要的就是正确的制度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不是像方大奎想的那样,一路过关慢慢的磨练自己。
最终还是听见过一锤定音,公司开始大规模招募年轻的固定工人。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建筑公司和建筑队之间是以一种简单的雇佣合作关系。
按照陈建国的看法,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建筑公公司和工人关一起将会是固定的劳动合作关系,一方发给一方工资,而另外一方则是负责提升自己的技术。
等到方大奎以离开之后,陈建国又把王敏给叫了进来。
“你记录一下咱们公司新的规定,招收的这一批工人以后会按照熟练度进行年度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将会被淘汰,考核合格的或者说技术上有很大提升的,将会被内部评级,内部评级提升之后,工资也会有相应的提升。”
陈建国将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的都说了出来,而王敏则是用笔刷刷的在纸上记录着。
听到陈建国这天才一般的构想和激励的机制之后,王敏惊讶的嘴都合不拢,他真的无法想象陈建国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