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晃晃悠悠进了七河村,张鸿的心思却早飞回了自家那破旧的院子。
象牙的事儿暂时托付给了镇远镖局,恒通当铺那边也得等风声过了再说。
眼下,最要紧的是把家拾掇利索。
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估摸着再有一个来月,这北风一刮,就该大雪封门了。
他盘算着得趁现在赶紧把院墙加高加固,最好是用石头和泥坯垒,弄成堡寨那样才踏实。
屋里头也得盘个火炕,冬天烧起来云娘也不至于受冻。
回到家,云娘正抱着小灰在院子里晒太阳,见他回来脸上立刻笑开了花。
“相公你可算回来了!”
张鸿把牛车卸了,摸了摸小灰毛茸茸的脑袋,小狼崽子舒服地哼唧了两声。
“饿不饿?锅里给你温着粥呢。”云娘起身要去端。
“不急,”张鸿拉住她,“跟你商量个事儿。”
他把自己的打算跟云娘一说,重点强调了火炕的好处。
云娘听得连连点头,眼睛亮晶晶的:“那敢情好!往年冬天屋里头跟冰窖似的,有了火炕可就暖和多了!”
至于高墙她更是没二话。
自从刀疤陈那伙人闹过一次,她这心里头就总觉得不踏实。
“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事儿得找人帮忙,我一个人可弄不过来。”张鸿道,“我打算在村里雇些人手。”
“那得花不少钱吧?”云娘有些担心。
“钱的事儿你别操心。”张鸿拍了拍她的手,“咱现在不差钱。”
他心里头早就有了谱,如今他在村里也算立了威,再加上上次分猪肉那事儿,村民们对他多半是敬畏感激。
第二天一大早,张鸿就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放出了话。
“乡亲们,我张鸿家要修院墙,盘火炕,活计不轻快,但工钱管够!”
他伸出一个巴掌:“一天五十文!管一顿饱饭!先招二十个人,手脚麻利的优先!”
这话一出,整个七河村都炸了锅!
五十文一天!
还管饭!
这年头,寻常短工一天能有个二三十文就顶天了,还得自带干粮。
张鸿这开出的价钱,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张爷!算我一个!”
“张大哥,我力气大,能干活!”
“还有我!还有我!我砌墙是把好手!”
一时间,老槐树下围满了人,一个个争先恐后地报名,生怕去晚了就没这好事儿了。
原先在金发财家田里帮工的几个汉子,一听这话,二话不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扔了锄头就往这边跑。
开玩笑,金发财那老抠门一天才给十五文,还不乐意管饭,跟张鸿这一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张鸿瞧着这热闹劲儿,脸上露着笑。
他也不挑剔,只要瞧着身强力壮,不是那油滑懒惰的,就都点头应下。
不到半个时辰,二十个名额就满了。
没选上的人唉声叹气,选上的人则喜气洋洋,摩拳擦掌地等着开工。
这边的动静,自然也传到了村长金发财的耳朵里。
彼时,金发财正因为自家地里找不到人干活而窝火。
听手下添油加醋地把张鸿招工的事情一说,金发财气得当场就把手里的茶碗给摔了!
“张鸿!又是这个张鸿!”金发财气得脸皮子直抽抽。
“他这是诚心跟我过不去啊!”
“东家息怒,东家息怒啊!”手下连忙劝道,“那张鸿不过是走了几天狗屎运,得了些横财,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五十文一天,还管饭,他当他家的银子是大风刮来的不成?”金发财咬牙切齿。
“依我看,他那点钱,撑不了几天就得见底!”手下在一旁帮腔,“到时候,那些人还不得乖乖回来求东家您给活干
(本章未完,请翻页)
?”
金发财重重哼了一声,脸色铁青。
话是这么说,可眼瞧着自家的活计没人干都跑去给张鸿献殷勤,他这心里头就堵得慌!
这张鸿是越来越不把他这个村长放在眼里了!
他倒要看看这张鸿能阔气到什么时候!
另一边的张鸿家内……
人头攒动,声音嘈杂。
张鸿只清了清嗓子,院子里登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视线都汇聚过来。
“各位叔伯兄弟,活计不难但得用心。”
他指了指自家院子:“这院墙我要加高到一丈,用石头打底上面垒泥坯,务必给咱垒结实了!”
他又指向屋子:“屋里头我要盘个大火炕,冬天能睡下一家子那种,烟道得弄好别给我倒烟。”
他声音不高,却清晰传遍每个角落:“砌墙的好手站出来。”
立刻有七八个汉子挺胸而出,都是村里平日里盖房修屋的熟手。
“你们几个,负责院墙和火炕的泥瓦活。”张鸿略一颔首,“石头、泥坯不够了,就招呼其他人去弄。”
他又对其余人说道:“剩下的兄弟,一部分负责和泥、脱坯,一部分去山边采石头,还有一部分,负责运料。”
“丑话说在前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
都给我卯足了劲干!哪个敢磨洋工,工钱一文没有,往后也别想从我张鸿这儿讨着半点便宜!”他话音不高,却字字砸在众人心头,不容半点质疑。
众人轰然应诺,一个个摩拳擦掌,劲头十足。
张鸿点了三个名字:“张老三,王二楞,马东,你们过来。”
三人赶紧凑上前:“张大哥,您吩咐!”
“你们仨,帮我把眼睛放亮点,哪个出力,哪个耍滑,都给我记下。还有,每日的吃食,劳你们帮云娘搭把手。”
“张大哥放心,保管给您盯得死死的,饭食也保准妥当!”三人胸脯拍得山响。
诸事安排停当,张鸿大手一挥:“开工!”
霎时间,张家小院内外,吆喝声、工具碰撞声响成一片,尘土飞扬中透着一股子火热劲头。
汉子们挥汗如雨,挖土的抡圆了镐头,和泥的赤膊上阵,搬石头的更是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嘿咻嘿咻的号子声此起彼伏。
妇道人家也没一个闲着的,提水、筛土,手脚麻利得很。
院子角落,云娘在张老三几人的帮手下,已经支起了大锅。
淘米洗菜间,浓郁的米粥香气很快就混着新翻泥土的味儿,在七河村上空弥漫开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