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让人头疼的李晓红(1/5)

年前老友李为民就给他打电话,说是看看他们厂现在招不招工,能不能把他闺女和姑爷弄进城里,让他们借此就回了城。

高正道当年承过李为民一家的情,小时候无父无母过的苦,都靠吃百家饭长大的。

那时候全靠李为民一家周济着,要不他都得饿死。

当时还没有定下来尹文国要来厂子当这个副厂长,所以他就满口应承下来。

转过年以后这个尹文国一来,一顿大刀阔斧的改革,目前厂子里的职工属于饱和状态,不能再随意安排人进来,当时他是全力支持,这让李为民闺女进厂的事就不好意思提了。

好不容易等到厂里效益好了,又开始招工,而且又恰好赶上尹文国要出差。

所以他想着趁这个时间赶紧让李为民的闺女和姑爷进来,也好提前培训一下,到时候就算是再考核也能留下来。

当时他想得比较简单,不想在老友面前失了面子,不管怎么说自己现在还是名义上的一厂之长,总不能和老友说现在自己说了不算吧?所以压根儿没提尹文国的事。

再想着这尹文国也是胜阳农场出来的,李为民在农场当书记,

(本章未完,请翻页)

313让人头疼的李晓红(2/5)

两人关系应该也差不了,到时候他从中一撮和,这事也就过去了。

但是没想到这李为民的闺女竟然是个这么不争气的主,这眼瞅着尹文国就快回来了,到现在快一个月了,一样都拿不起来,所有厂子里的学徒就没见过有这么笨的。

拿不起来也就算了,你倒别整这么大动静啊,现在几乎全厂都知道有李晓红这么一号人了。

现在只能等尹文国回来,看看到时候说是胜阳农场李书记的女儿,尹文国再怎么铁面无私也不至于博了曾经老书记的面子吧。

他也希望这个李晓红这段时间能够消停点,要是尹文国没发现,他也就不提了,毕竟这么多职工,他不可能挨个去了解情况。

所以打定主意,高正道也就不纠结了。

抬起头看着王培荣,“老王啊,你再看看给她安排个工作,轻松点,不用怎么学就能上手的,人都已经来了,我也不好给她撵回去,也看着点她,尹厂长回来以后别让她再闹腾那么欢。”

王培荣看看高正道,无奈地叹口气,愁啊,不知道找什么活给她干好了。

“那个……她爱人叫什么来着?那孩子怎么样

(本章未完,请翻页)

313让人头疼的李晓红(3/5)

?”高正道又想起小两口一起进厂的,这一个不争气,另一个总能过得去吧!

王培荣一听这话,眼睛亮了起来,“那孩子不错,小伙子勤快也好学!设计科的两位设计师都夸他呢!而且这孩子没事还总跑去和样版师傅沟通,说自己原来不懂服装,得多学点东西。那几个师傅也对这孩子挺满意的。”

高正道给这小两口开后门的事也就王培荣知道真相,所以王培荣平时没少留意着这两个人。

对于那个王卫朝他还是印象相当不错,孩子也很有礼貌,又勤快好学,找这么个媳妇也真是难为他了,白瞎这么一个好小伙子了。

这个李晓红真是应了老话了,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据说来厂这段时间快让她得罪遍了,连食堂的大师傅都吵过架,说人家做饭不好吃,像猪食,没把人家气死。

嫌人家做的不好吃你倒是自己带饭啊,还不自己带,每天还去食堂一边吃一边嫌弃。

他现在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安排这个李晓红干什么好了,最好是找个尹厂长注意不到的地方,到时候也就不用和他交代了。

王培荣看看高正道,有点替

(本章未完,请翻页)

313让人头疼的李晓红(4/5)

他愁得慌,你说人家尹厂长带来的那两个人,人家是一点没徇私,那两个孩子都是正经通过考核进来的,而且干活都一个比一个麻溜。

那个孙占海来的时候手上有点伤没好,给安排的三号仓库保管员,那叫一个认真,出货进货就没出过错,人还勤快,货码的也整齐。

其他几号库的保管员就没他这么认真的。

还有那个小丫头,学啥像啥,缝纫工的工作没一个月干得那叫一个像样,现在学徒期间都能顶个成手了。

反观这高厂长整来的这个祖宗,真没法看,幸亏那个小伙子还好交代一些,不然到时候尹厂长知道这里还有他参合一脚,不得怨他啊。

想当初开会时表明心意,全力听从安排,这才没几个月自己就跟着高厂长一起玩猫腻,都对不起尹厂长的信任。

“唉,我想想看有什么工作吧!”王培荣叹口气摇摇头走了。

——

滕美华最近也是刚从崩溃的边缘游走回来,不为别的单纯的就是工作问题,前世她只对两件事比较执着,一个是工作一个就是尹文国。

她看见职工医院老旧的化验室,满屋子的瓶瓶罐罐随意

(本章未完,请翻页)

313让人头疼的李晓红(5/5)

摆放着,她就无法忍受,再加上化验人员的不专业。

这个化验室是她前世今生见过的最简陋的化验室了,除了下乡义诊时见过的,再没比这简陋的了。

但是在她看来这个化验室虽然有些凌乱、老旧,但是化验试剂还是相对比较齐全的,甚至有一台显微镜,大概五六十年代的那种老显微镜,但聊胜于无。

她知道这个年代的一些职工医院或者小医院的很多医护人员都是经过简短的十天半月的培训就开始上岗,包括一些检验人员,有些都没经过培训,直接和一些老化验员学几天就上岗了。

她可以容忍他们经验少,但是无法容忍他们的工作态度。

给厂里工人采完血回来随意摆放,不能及时化验。这个年代的采血工具本来就简陋,密封不是很好,所以采完的血一定要及时化验。而且是纯手工化验,这八百多人要是全化验完了得好几个月。

这项工作既然做了就要尽力去做好。所以她建议就是隔一天去采一次血,采完回来马上化验。

她是这所职工医院唯一的一个专科大学毕业的医生,即使还年轻,也被院长安排做了主任。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APP 免费阅读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