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红因为这一折腾最近一段时间也老实了不少,连着输液一个星期才好,好悬没扒掉她一层皮。
和王卫朝的关系又回到之前表面和谐的薄冰状态。
离婚期还有半个月左右的时候,尹胡两家安排了会亲家。
所谓的会亲家就是准新郎和准新娘两家人在一起聚一下,毕竟要成为一家人了,双方的所有家庭成员之间相互认识一下,见见面。
两家把会亲家和过礼都定在了一天。
会亲家这天纪方洲死皮赖脸的非要参加,告诉胡远程结婚那天他要当证婚人。
说实话这个证婚人纪方洲来做还真的是很合适,从身份上来说他是曾经的老首长,由他来做证婚人两家都有面子,而且私底下他和两家又都认识,关系甚好。
两家约在外面的饭店见面。
余香莲给全家人都准备了新衣服,一家人都穿得整整齐齐的来到饭店。
胡诗文这是第一次在尹家以外的地方见到这一大家子人,看着这一家颜值超高的几个人,胡诗文不禁心里暗想,将来自己和尹文国生个宝宝是不是也会有这么高的颜值。
胡家一家子也是毫不逊色。
胡天骏因为还在部队里所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缺席,但是胡天翔和胡天明也是妥妥的精神小伙,颜值在线。
席间,余香莲将红纸包着的礼金郑重其事的交到杨红和胡远程的面前,之前购买的三转一响的收据也拿出来。
收音机和缝纫机现在都在两个人的新房里,手表就是胡诗文手上戴的梅花手表。
胡家也拿出给女儿陪嫁的礼单,以及一块梅花17钻的男士手表。
“这块手表啊,算不上是我们胡家的陪嫁,是孩子用自己的私房钱买的,非说什么要自己买的才有意义,搞不懂他们现在年轻人的想法。”胡远程看着那块手表有些无奈地看了一眼自己闺女。
本来胡家也是打算给姑爷准备一块手表的,结果胡诗文要求这个自己选,还要自己出钱买。
在她看来这算是两个人之间的定亲信物,一定要自己买才有诚意。
尹文国看着那块手表,再看看胡诗文手上的手表,明白了她的意思。这丫头是想和自己戴一样的。
虽然两家老人都对这款手表的价格直咂舌,但是结婚是喜事,两家人也都不是抠搜的性格,只要孩子开心,以后日子是他们自己过的,所以在这方面也不会太计较。
胡诗
(本章未完,请翻页)
文拿起那块手表,郑重的戴到尹文国的手腕上,然后将自己戴着手表的手搭在他的手上,两个同款的手表摆在一起,都是崭新锃亮的,看得人晃眼。
尹文国看着手腕上的表再看看面前小女人洋溢着满脸的笑,要不是双方老人都在,他恨想把她搂进怀里狠狠地亲一下。
其实过礼只不过就是一个形式,毕竟这是之前都已经谈好的,现在不过是摊开摆在桌面上让大家看一下而已,最主要的还是两家的人都相互认识一下见一面,然后商量一下婚礼当天的事宜。
胡远程当时想的是娘家这边也就一桌就够了,但是自己家里这边还有些亲戚再加上杨红这边的怎么也要两桌,尹家那边也是如此。所以这样看来尹家原来的定的五桌还真就差不多。
吃完饭两家就一起去两个人的新房看一下。商量看看还有没有需要再添置的。
两家老人坐着纪方洲的车走,几个年轻人则是骑自行车过去。
胡诗文这还是第一次看到新房,之前尹文国神神秘秘的,要给她一个惊喜的样子。
新房是在尹家的院子里重新起了一间,院子看起来比以前小了很多,但是对于城
(本章未完,请翻页)
里人来说也足够用了。
以前的老房子加上这间新房都是新盖好的红砖瓦房,看起来还挺气派的,在这胡同里很显眼。
毕竟这个年代的人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对于房子基本要求就是能住就好,哪里漏雨漏风就会简单修整一下,像尹家这种推倒重新翻盖还是不多的。
新房有三个房间,一间最大的是卧室,连着主屋的墙。火墙和火炕也都是通过主屋那边烧火来供暖。
炕上打了一排崭新的炕柜,毕竟这也是这个时代东北平房的标配。
卧室的一面墙上挂满了照片,都是那种木质相框。
里面有她和尹文国出差时拍的照片,单人的,还有两个人的合影。正中间是放大的两个人登记那天的合影。
没想到这男人还真的搞了一个这么时髦的照片墙,不过王卫朝被她画的像是一张也没摆出来。
屋子里放着书桌、大衣柜,甚至还有一个带着镜子的梳妆台。
因为在东北还是都睡火炕,床的用处不是很大,所以尹文国把这四条腿改为梳妆台。媳妇爱漂亮肯定会喜欢。
果然胡诗文看到梳妆台眼睛亮了一下,这个倒真的是很方便,虽说这个时代不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要太多化妆品,但是只要是个女的,哪有不爱美爱打扮的。
接下来的一间稍小一点,里面也有个火炕,摆着书柜和桌子。
尹文国凑过来低声说:“这里将来给宝宝住。”
胡诗文抬头看着他的眼睛亮亮的,满眼的期待。
虽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是这是必然的,两个人很快结婚,宝宝肯定要生的,这个男人不过是想的比较周到提前准备好了。
再接下来的一间屋子让所有人都有点惊讶。
竟然是卫生间!
这个年代的楼房很少,只有部分后建成的职工家属楼房,里面带有独立卫生间。
里面有一个洗澡用的超大木桶,还有厕所,这就意味着可以在屋子里解决,不用去外面胡同里的公共厕所了。
这平房只有上水没有下水,他是怎么做到的?
这里也不像农村可以在院子里建个厕所或者像后世那样建个化粪池。
胡远程两口子和胡家两兄弟也感觉很惊奇。
原来尹文国在建房的时候挖了一条沟,然后从家里的下水地方接了管子,一直接到胡同口的下水道那里。
尹文国顺便把这条胡同的路也修平整了,所以周围邻居也没什么意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