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争议(1/5)

周三一早,尹文国把胡诗文送到厂子里,拿了材料和高正道一起去了市里开会。

其实高正道这次可以不来的,但是毕竟这是尹文国第一次去市里开会,做年终总结,所以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在卸任之前陪他走这一遭。

尹文国进了会议室,就感觉有一道不太友善的目光扫过他的身上。

眼角余光看过去,是一个大概三十七八岁的中年男人,中等身材,面容和沈丰年有几分相似。

不用想,这个肯定就是沈丰毅。尹文国确定前世他没有见过这个人。

无视沈丰毅审视的目光,尹文国淡定的坐在他斜对面的位置上,和高正道相邻而坐。

沈丰毅也是第一次见到尹文国,被这个年轻人超乎年龄的稳重和自信惊了一下。

记得自己大哥之前警告过他,不要轻易去挑衅尹文国这个人,不只是因为他的背景,而是他本身就是个很危险的人,不要被他的外表所蒙骗,说这个年轻人有着和实际年龄不符的城府。

沈丰毅当时虽然没有反驳自己的大哥,但是心里也是非常的不服气,觉得大哥现在是在里面待傻了,被尹文国这小子摆了一道以后就开始畏手畏

(本章未完,请翻页)

420争议(2/5)

脚,胆子变小了。

但是现在看来,大哥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这个人确实不容小觑。

沈丰毅看着尹文国坐下以后,便不动声色的收回目光。

没一会胡远程和张延庭和其他几个市领导也走进会议室,分别落座。

胡远程和尹文国翁婿二人相互微点一下头,算是打了一个招呼,毕竟这里有一部分人还是不知道两人的关系。

这个时代没网络没电话,有点新鲜事都是口口相传,还没有网络散播的那么快,当然也别小看人的嘴,因为会把你捡个芝麻,传成西瓜。

汇报工作其实很枯燥,无非就是讲述一下今年的业绩,以及明年的计划,还有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尹文国很认真的在听着每个单位领导人的总结,还时不时的拿笔记录着。

毕竟前世这个时候他做的工作和国营工厂不搭边,所以对于这个时代的各大厂子具体情况还不是很了解。

轮到尹文国作报告的时候,他打开自己写的材料,开始有条不紊地讲着。

让在场的各厂领导刮目相看,对这个目前全江城市最年轻的厂长都多了几分敬佩的目光。特别当提到今年第一服装厂的业绩

(本章未完,请翻页)

420争议(3/5)

比去年增加了将近十倍的时候,引得一众人等咂舌不已。

甚至是很艳羡一服竟然能找到这么一员大将。当然有些亏损的厂子领导们不禁脸红。

有人羡慕就有人质疑,有对比就有伤害。

毕竟现在吃大锅饭严重,对于那些连年亏损靠上面支持的厂子来说,尹文国的一系列新的改革方案无异于在打脸。

但是对于市领导来说,虽说尹文国的做法有点超乎现在的形势,但是业绩好,为江城市创收,从而也造福江城市百姓,所以他们还是喜闻乐见的。

很多厂子连年亏损,但是因为生产的东西涉及到民生问题,所以一直都是靠上面支持,厂子照常运营,工资照发。例如说陶瓷厂、手绢厂。

东北这边的陶瓷厂远不如南方的陶瓷厂,但是又不能不存在,毕竟这个年头交通不方便,不能什么都从外省进货,为保障民生所需,所以本市要有这些厂子。

手绢厂也是一样,这年头没餐巾纸,手绢用的多,所以手绢厂应势而生,不但生产手绢还有袜子手套之类的。

这类厂子在改革开放以后都是最先倒闭的那一批。

首先发声的就是陶瓷厂和手绢厂,

(本章未完,请翻页)

420争议(4/5)

这两个厂子可以说从建厂初期一直亏损到现在,似乎已经成为了习惯,也不是没有想过产品外销。

但是外销是那么容易的吗?你的产品没特色,出于对地方人均经济的保护,哪那么容易就接受你的产品进入市场的?

首先质疑的就是绩效工资,因为这一项有拉开贫富距离的嫌疑。他们可是听说第一服装厂有的缝纫工工资一个月可以拿到六七十块甚至更多,这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两个月的工资,相当于一个小厂厂长的月工资,例如手绢厂厂长,一个月也不过六十块的工资。

所以他们认为尹文国这是在搞特殊化。这年头要是被扣上“特殊”两个字的帽子那可是够你喝一壶的。

特别是某些人还看见尹文国手腕上的梅花手表,心里不嫉妒那是假的。

你一个刚上任没一年的副厂长,哪来的钱买这么贵的手表?

就算你厂今年创收,但是之前的窟窿可是大家都知道的。

在这之前也不过就是个退伍老兵,下乡知青,了不起是个生产队长,你怎么买的手表?

有些知道尹文国和胡远程翁婿关系的,也不免会带着有色眼镜看一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420争议(5/5)

胡远程,那眼神不言而喻。

胡远程虽然心里有气,但是面上不露声色,这要是年轻时候他这个火爆脾气估计要掀桌子。

但是现在毕竟年龄大了,什么大风大浪也经历过了,而且他相信自己的姑爷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尹文国面对质疑,只是轻轻一笑,“我在我自己厂里做出改革,效果就是大家看到的,按劳分配,促进厂子的生产,你做一分工,得一分工的工资,做十分工拿十分工的工资,凭什么你做一分工要让别人做十分工的人给你分出一半?那对于那些多付出汗水和劳动的人来说公平吗?”

尹文国的话,引起了一些从底层爬上来的厂长的共鸣。

当年他们也经历过这些,虽然有的厂会有微薄的奖金,但这对于这种按劳分配来说还是小巫见大巫的。

沈丰毅坐在那里不动声色的看着大家争论,事情是他挑起来的,不过是在大家还没有到来的时候,私下聊天时他点了一把火,这会他才不会当这个出头鸟。

其实在心里他是认同尹文国的方法的,他也在厂里暗自执行他那一套,但没敢大刀阔斧的,毕竟要看看一服厂这边能不能站住脚。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APP 免费阅读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