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诗文看着吴大娘有些尴尬,自己真没有瞧不上她的手艺,反而眼馋着呢,就凭那仿翠鸟的羽毛就让她够惊艳的了。
胡诗文连忙扶着吴大娘坐到沙发上,“不是,大娘,您误会了……我……我是担心您这眼睛刚手术过,不适合劳累。要是为了我这件衣服再伤了您的眼睛,我不是成罪人了吗?”
“姑娘,我都说我这眼睛没事了,都好了几个月了。我问你,这个衣服有时间限制吗?”
“没有……”胡诗文摇摇头,确实是没有。
“很复杂吗?”吴大娘又接着问。
算是复杂吧?胡诗文心里想的,她只是画出了想要的图样,要一针针绣出那么多的图样,不复杂也耗费功夫啊!
胡诗文上楼拿了设计图纸,以及单独勾画的需要刺绣的图样。
吴大娘看了一下,“这个要是没有时间限制我大概要绣个三四个月,每天就绣三个小时。要是有时间限制那我老婆子拼一拼两个月也能完成。”
胡诗文有些着急地说道,“不、不、不,大娘,没有时间限制的。我之前招绣娘是不知道您会刺绣,知道您会以后我是实在不好意思让您来绣,担心您的身体
(本章未完,请翻页)
状况。”
“那就这么说定的,姑娘你来准备绣绷和绣线,还有图样,你有什么要求就跟我说,我来帮你绣!”吴大娘说话一向嘎嘣脆,这会也完全没有给胡诗文拒绝的机会。
“我……”胡诗文看着吴大娘这架势还是有点担心。
“我什么我啊!姑娘你准备就行了,你放心我老婆子会量力而行的,我这眼睛还得留着看孙子呢!”
吴大娘的话一说完,吴汉生的脸“腾”的一下红了。
老娘咋这样,说话就说话呗,怎么还顺带地捎上他呢?
“那行,大娘,这个不着急的,您每天就绣一两小时就可以,咱慢慢来,千万别累着了。”如果吴大娘能帮自己绣那是最好不过了。
“行了,姑娘,我知道!你以后有啥事就和我说就行,不用客气!今天要不是我和生子去店里听燕婉姑娘说起,我都不知道这事,她说你还把招工启示给撕下来了,咋滴?还怕我知道了?”
吴大娘又是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胡诗文暗自扶额,这老太太还挺倔,连忙陪着笑说:“大娘,我没那意思,我到时候准备好了给您送过去。不过这绣娘我还是要招一个,我想着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后这复古的衣服也缺不了绣娘,到时候活计多了也不能就指着您一个人。”
这件事还是有必要和吴大娘提前说的,怕到时候她再有别的想法。
“这我明白,以前我在绣庄的时候,我们有十多个绣娘呢!”吴大娘对这个一点不在意,毕竟自己年龄大了,有那个心也没那个精力,想多干也干不了。
“行,要是有来应聘的,到时候大娘您给掌掌眼,看看水平怎么样!”胡诗文笑着说道。
“行,你要信的着我老婆子我到时候就帮你看看!”
吴大娘说完起身带着吴汉生离开。
胡诗文看着两个人离开,心里也松口气,有吴大娘出手,她就可以不着急了。
再慢慢寻摸一个手艺好的刺绣师傅。
绣娘要招,店员也还要再招一个,而且现在有了黄金宝石饰品也要加强安保和监控,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也是值钱的东西,万一遭人惦记呢。
胡诗文安排好了这边的事情,和尹文国就准备回内地,这一次在香江待的时间比平时长了一些,也比平时忙。
多数时间都是在忙活店里的事。酒楼那边去的比较少。
对胡诗文来说那边有点躺赚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她主要就是按期提供调料和收钱就好了,估计再过两年调料也不需要她提供了。
酒楼那边的生意一直都很稳定,所以只要是管理经营没问题就不需要操心。
菁缘阁店铺这边也是一样,虽然现在已经没有刚开业时挤破门槛的火爆场面,但是销售和顾客还是不断。
毕竟开业时林咏虞为菁缘阁剪彩的事情到现在还有人津津乐道。
甚至有人猜测菁缘阁是不是林咏虞和别人合开的,或者说就是她自己投资的,毕竟林咏虞除了朋友的公司开业,好像从不会出现在任何地方的开业现场,更别说剪彩了。
对于林咏虞的这份情谊胡诗文是记下的,毕竟人家已经那么火了,没必要来用这个来博眼球。
说白了两个人就是明星和设计师的关系,她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入了林咏虞的眼,竟然能为她做到这一步。
还有陆太太和索丽莎夫人。每个对她提携或有恩的人她都会记得。
反正重生一世,胡诗文发现自己的人缘变好了,运气也变好了。
当然最大的幸运还是遇到尹文国。
临走的前一晚,全家在酒楼吃饭。
两个人以后的日子会经常往来香江和内
(本章未完,请翻页)
地,所以也就没有什么践不践行一说了。
吃过饭,胡诗文和尹文国就早早地回到别墅收拾行李。
第二天一早,夫妻两个人踏上回内地的旅途。
大概是去年的时候两个人来的深市,那个时候还是一片小渔村,现在已经被扒的快面目全非了。
深市这一年来涌进了大批的开拓者,也称城建者,都是从全国各地被调派来支持特区建设的。
深市在后世的繁荣离不开这一批建设者的奉献。
这批最早的建设者有的最后荣归故里,有的则是留下来和深市一起成长。
所以后世的深市原住民很少,大多都是外来户,其中一部分就是这些城建者的后代。
这里的一个个小平房都会逐渐被移为平地或者翻盖成参天的大楼。
到时候深市的房价也会飞涨,所以当初两个人在深市买的那几处破旧的小平房将来都是钱!
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建设到他们买的那些房屋那里。
两口子这次走了和之前不一样的路线回江城。主要是尹文国要看下物流线已经建好那几个城市。
先建好的这条线是从滨市到深市的线路。这条线也是尹文国当初谈判时所坚持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