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诗文猛地停下手里的筷子,蹙着眉头问道,“哪个女的?”
郑玉霜被她的态度吓了一跳,不至于这么大反应吧?
“就是隔壁那个卖东北特产的女的,叫什么我不知道。”
胡诗文听完顿时觉得凉皮不香了,沉着脸说:“别理她,出什么条件给多少钱也不教!还有,离她远点,让我大哥也别理她!”
胡诗文的语气不太好,郑玉霜眨眨眼,不知道自己小姑子怎么突然抽风一样,从来看见她都是笑嘻嘻的,第一次看她变了脸色。
胡诗文三两口吃完凉皮,用手绢抹抹嘴,然后走到杨红面前,“妈,我明天带孩子回家啊!”
“行,那明天我休息,在家给你做点好吃的。”杨红现在对自己女儿姑爷时不时消失一段时间已经习惯了,反正余香莲没事就带着孩子过来坐会,能见到外孙女和外孙子,对闺女也就没那么想了。
“文文,你等会我一会!”郑玉霜说完拿着包就出门了。
胡诗文不知道她出去干什么了,就坐在椅子上和杨红聊天,娘两个也是有段时间没见了。
郑玉霜再回来时从包里拿出来十张大团结交到胡诗文的手上,“文
(本章未完,请翻页)
文啊,这是你之前帮我垫的一千块钱,你收好了!真的谢谢你!”
“谢啥都是一家人!”胡诗文也没客气把钱收了起来,现在大嫂赚钱了,这钱不收她也不能干。
现在郑玉霜每个月能赚个八.九百,这才是刚刚开始,以后时间长了回头客多了,估计还会赚得更多。
这一个月赚得是一个普通工人两年的工资了,所以也不需要她帮衬什么了。
胡诗文收了钱和尹文国两个人一起坐公交车回到家。
一进院突然窜出一条小黑狗冲着两个人“汪汪”直叫。
胡诗文吓了一跳,立刻躲到尹文国的背后,尹文国低下头冷眼看着小黑狗。
小黑狗正叫得欢,尹文国低下身和它对视,看着尹文国凌厉的眼神,小黑狗秒怂,立刻夹着尾巴呜咽着,然后围着两个人闻了闻,摇摇尾巴进了窝趴着,不再理两个人。
余香莲从屋里走出来,看见两个人高兴地说:“你们回来了!”
“妈!”胡诗文热情地喊了一声,又看了一眼小黑狗问道,“这从哪来的狗啊?”
余香莲用围裙擦了擦手走过来,“街边的一条小野狗,微微非要带回来养着,我想着你们
(本章未完,请翻页)
平时总不在家,就同意了,让它看个门也挺好的。”
“妈,您辛苦了!”尹文国过来搂着余香莲的肩膀笑着说道。
媳妇得哄,老妈也得哄,尹文国深谙此道,这辈子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他都要护着,当然还有一个闺女也不能落下了。
“辛苦啥,你们年轻人有正事,趁我还能动弹,我就在家帮你们带带孩子,你们也省心了!”
余香莲说得毫不在意,但是胡诗文也不能真得当作无所谓,连忙走上前,挎着余香莲的胳膊说:“妈,您辛苦了,下次我们再去香江带着您一起去!上次来店里买首饰的陆太太6月26号和他先生结婚四十周年,也邀请您去参加。”
“哎呦,我可不去凑那个热闹,咱们和人家都不是一路人,不去!”余香莲看得出来那个陆太太非富即贵,她一个平头老百姓,不想和这些人多接触。
“妈,到时候再说,反正我们过段时间再去香江您和孩子跟着一起去,微微正好出去玩一圈回来也该上小学了。”
胡诗文边说边挎着余香莲走进屋子。
“香江我还真不惦记,就想去帝都的那个四合院住两天,那个房子我倒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挺稀罕的。”在余香莲的眼里尹泽华的大别墅都没有那个四合院看着舒服。
胡诗文赶紧狗腿地说:“行,我们去香江的时候在帝都多留几天,妈您要是愿意我们搬到帝都去住也行!”
婆婆对自己这么好,现在他们两口子忙,家里多亏余香莲照看着,她可得把婆婆哄开心了。
“那不去,一年去住个几天就行,这个家我不可能离开!”
帝都的四合院是好,但是也仅仅是喜欢而已,要是让她永远离开这个老窝搬到帝都可不行。
“行,以后我们每年都去住几天。”
本来两口子还想着把那个四合院租出去,一年也能进点帐,既然余香莲喜欢,那就留着,每年去一次当作度假了。
胡诗文进了屋子,打开行李从里面拿出一套衣服让余香莲穿上试试。
余香莲看了一眼衣服,“老大媳妇,以后别买衣服了,上次去香江穿的衣服还新着呢,回来后我一次都没穿过,在咱这啊,穿不出门,人家不得以为我老不正经啊!”
“妈,你就是想的多,自己穿着好看就行,管别人怎么想的?你穿上是让自己心情好的,又不是给别人看的!”
开始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时候胡诗文在这个时代也穿的比较保守,怕人家说三道四的,但是后来一想,自己都重活一世的人了,干嘛还要在乎别人的眼光。
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心情好就行,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
但是余香莲岁数大了,哪有她这么前卫的想法,看到别人异样的眼光心里就不舒服,觉得自己穿得也不自在。
胡诗文知道一时半会是改变不了余香莲的想法,只能多带她出去走走,多看看外面的世界,眼界开阔了,人的想法也就会变。
胡诗文将行李放回自己屋里,就开始在厨房忙活,自己一个多月没回来了,现在回来肯定要多干点活,晚饭她来做。
“你们都回去休息,这刚下火车,都挺乏的!”余香莲过来撵两口子进屋。
尹文国连忙拉着余香莲回屋坐着,陪她一起聊天。
这一个多月就余香莲和两个孩子在家,估计也挺没意思的,和孩子也聊不到一起去,所以尹文国尽量找些有意思的事讲。
胡诗文在厨房炒了三个菜一个汤,现在家里三个大人两个孩子,这些已经不少了。
饭快做好的时候,胡诗文打发尹文国去幼儿园接孩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