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7越来越不满意(1/5)

这个尹文国他可是在找他合作之前找人查过了,他来香江到现在不过短短两年的时间,就有了现在这个成绩,实属难得!

陆先生这会对尹文国的期待更加深了,希望这个年轻人带给他更多的惊喜。

吃完饭,三个人走出餐厅,陆先生又看了一眼对面的街道,那里已经被清理干净了,牌匾不知道哪里去了,司机被送往医院,被砸坏的车被拖走了,看热闹的人也都散去,一切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但是陆先生还是心有余悸,偷眼看了一下身边的尹文国。

尹文国此时也正在看对面的街道,面上不显,但是心里松口气,看来自己猜对了。

本来他不确定这件事情会不会是今天发生的,但是看到的画面里陆先生身上的穿戴和今天如出一辙,所以他就大胆的猜测了一下。

没想到还赌对了,就是今天发生的事情。

尹文国和陆先生父子告辞回到别墅。

这次来到这边虽然离开一个月没有陪余香莲,但是好在尹文旭和尹文玉这段时间也放假,一直陪着她。

也许这就是孩子多的好处,可以多点人来照顾和陪同老人。

本来是定了后天回内地,结果胡

(本章未完,请翻页)

687越来越不满意(2/5)

诗文去仓库的时候却收到了吴汉生的结婚请帖。

在吴大娘孜孜不倦地撮合下,吴汉生和苗燕婉终于走到一起,已经领证准备结婚了。

本来吴汉生想着自己在香江这边也没什么朋友,到时候结婚的时候就到苗燕婉娘家那边办个宴席就好了。

但是吴大娘不同意,她要的是娶亲,即时婆家这边只有一桌也要像回事的请客吃饭。

苗燕婉家在元朗附近的一个围村,家里很简单,父母健在,有一个哥哥,一家相处和睦,也没有因为吴汉生是来自内地的大陆仔就看不上,相反在围村苗家还是村民们羡慕的对象。

毕竟吴汉生在香江城里可是有着一套七八十平的大房子,这在香江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这已经是大户型了,而且现在吴汉生每个月的工资可是快赶得上一个小公司的老板了,所以村民们羡慕还来不及,哪里还敢嘲笑。

胡诗文给吴汉生和苗燕婉封了一个大红包,于公于私这个红包都不能小了。

这边店铺全都靠吴汉生照应着,虽然小超会时常过来,但是日常打理都靠这小两口,而且两个人很实在,不会做出贪墨以及偷奸耍滑的事情。

再说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687越来越不满意(3/5)

还有吴大娘的戒尺悬在那呢!

去接亲的时候,尹泽华给派了两辆车,一辆是做为接新娘的车,一辆载着胡诗文和尹文国以及阿明和尹茜茜。

这还是胡诗文第一次看到香江村子里办酒席什么样。

因为吴汉生的老家不在这里,所以很多习俗都简化了。

但是什么三书六礼还是不能省的。

到了围村,进了屋子,吴汉生就给自己的岳父岳母等长辈开始依次敬茶。

这个村子由来已久几乎家家都会沾亲带故,所以这一圈茶敬下来吴汉生已经处于懵逼状态,但是也收了不少红包。

苗家在院里院外摆了二十桌招待村民。

和内地村子里办得流水席差不多。不过特色就是每桌一个大盆菜。

这个大盆菜可是有讲究的,别看是一大盆,但是里面的好东西不少,什么萝卜、枝竹、鱿鱼、猪皮、冬菇、鸡、鲮鱼肉和炆猪肉,还有大虾等。

胡诗文怎么看这个大盆菜都和东北的大乱炖有一拼,不过要比乱炖工序复杂,而且花样也多。

本来吴汉生应该接着新娘子就走的,但是他的情况比较特殊,不需要回去祭祖,所以就留在村子里吃完饭再接上新娘子回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

687越来越不满意(4/5)

燕婉没有穿婚纱,穿得是胡诗文给设计的大红色旗袍,吴大娘亲手给儿媳妇刺绣的双凤朝喜图案。

婆家这边晚上就在酒楼请了几桌,尹家这一大家子、阿明、小张再加上梁茉香、以及在一起工作的手工师傅和缝纫师傅,凑在一起热闹了一下。

吴汉生娶了亲,吴大娘也去了一块心病,胡诗文心里也安稳了,毕竟要是因为吴汉生来香江工作再把自己的终身大事给耽误了,她也会愧疚。

吴汉生的婚礼一结束,胡诗文两口子带着余香莲和孩子们赶紧回内地。

微微要开学,她那边还要准备去滨工大讲课的事宜。

——

沈丰年还是隔一段时间就往香江运送一次干蘑和木耳。虽然尹文国在香江的蘑菇种植大棚和特产店很火,但是还没有做到全覆盖。

那个常经理也是个有人脉有本事的,所以沈丰年每次运过去的货他都能销出去。

这里面也有着无利不起早的原因。

毕竟那个常经理可是能分到四分的利润呢,他能不卖力吗?

沈丰年虽然心里憋屈,但是就算剩下这六分利,也比原来赚得多得多,毕竟出货量在那呢!

他也开始寻摸内地的市场。

现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687越来越不满意(5/5)

江城这一片除了尹文国一个种植菌类的大户,有些村子也开始学了技术,但是市场还是求大于供。

特别是到了冬季,蔬菜品种少,新鲜的菌菇更是销售火爆。

所以国内市场也是很大的。

沈丰年决定不能只盯着香江的市场了,尹文国现在之所以还没有垄断香江的菌类市场,是因为他现在的货量还不够多,有朝一日他的货量达到了,垄断是迟早的事,所以他也的重新为自己打算一下。

看看能不能多找到几个村子合作。

陈淑芬却对这菌菇生意越来越不满意了,要经常跑到这个穷山沟不说,天热时蚊子臭虫还多,还要经常风吹雨淋的,让她又想起了那几年的下乡生活,简直要呕死了。

而且她觉得沈丰年太抠门了,给她的钱太少,和当时在深市走货时差的太多了。

虽然有时她也会想着做这个菌菇生意比较安稳,不用担惊受怕,但是看着这收入,她不禁又开始怀念在深市和香江两地走货的日子了,从香江带收录机和电视机以及一切家用电器回内地,再从内地带黄金去香江,虽说风险大,但是一台电视机可就至少有一两百甚至是几百的收入!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APP 免费阅读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