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老人有些蹒跚的步子,边上的村民还有些想抬手去扶,却被老人摆手拒绝。
冯县令缓了口气,慢慢抬步朝沈连云他们行来,在看见自家孙儿手里的那个东西后,只觉得两只腿似乎有些难以支撑。
冯盛看着自己的爷爷,本是想冲他笑一笑,却鼻尖一酸,下一刻就流出了泪来。
“爷爷……”
唤出这声称呼后,他却再也说不出其他话,两只手只能死命地攥着手里的东西。
冯县令抬手摸了摸他的脑袋,目光却始终停留在那个黑布包裹的瓷罐上,“展风,你回来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在这一刻,叫沈连云体会得淋漓尽致。
如果说赵氏的生病还有一个缓冲的余地,那么冯展风的行刑却是像快进的剧情,一下子就发展到了人生的结尾,叫人难以相信。
冯县令在杨秋生的搀扶下缓缓上前,颤抖着手抚摸上那个罐子,“盛儿,你阿娘的墓穴边还留有一个位置,让你阿爹的骨灰合葬了吧。”
冯盛咬牙点了点头,还好背上覆着那人的手,不然他真觉得自己难以坚持。
“爷爷,我知道该怎么做。”
沈连云看着这个九岁孩子眼里的泪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只觉得哀戚。
小盛的阿娘是在他面前过世的,而他的阿爹也是在他面前行刑的。
她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心里能否承受这样多的生离死别。
杨秋生自然看出了她的哀恸,用眼神询问是否还好。
沈连云冲自家的夫君点了点头,然后蹲下身去,轻抚小盛的后背,“我们先进去好不好?”
看着孩子微微点头,杨秋生扶着县令也慢慢朝府衙行去,身后跟随的村民一直将他们送到了石阶底下。
冯县令抬步走到门口的时候,就发现自家大门处的柱子边正靠着一个人旁若无人地打呼噜。
瞧着对方身上有些眼生的打扮,县令当即皱眉,“这是何人胆敢在此处放肆,还不给我抓起来!”
身后的沈连云一听老人家这声怒吼,忙松开拉着阿七的手,三两步跑到了县令的边上,“大人,这个是……”
还没等她说完,只见躺在地上的人闭眼深了一个大大的懒腰,眉目间有些被人叨扰到的不耐烦。
“我是杨大哥家雇佣的车夫,县令大人好啊!”
边上的沈连云看着这人缓缓用剑撑地起身,优哉游哉地拍打着自己身上的灰尘,有些不解。
以卫临的性子,当然乐得亮出自己将军的身份
(本章未完,请翻页)
好叫这些升斗小民俯首叩拜,今次怎么甘愿扮演起她家一个小小的车夫?
冯县令在听到对方的回答后,挑眉看向了扶着自己的杨秋生,“秋生,这人真是你们雇的?”
看着自家夫君满不情愿承认的脸,沈连云笑着冲县令点头,“以前的那个车夫不好使,所以重新买了一个。”
这个人既然要隐瞒自己的身份,那就一定有隐瞒的理由。
再说了,她也不愿老人家这么大把岁数还冲这人弯腰行礼。
见她这样配合,卫临脸上的笑又深了几分,还学着下人的样躬身行礼。
“连夜赶路送冯将军英灵未曾休息,还望大人原谅小的刚才鲁莽。”
听听这话,刚才在府衙大门打瞌睡是因为兼程赶路送冯将军骨灰的缘故,这样的话叫县令大人如何还生得起气来!
冯县令颤抖着手捋着自己的胡须,“你也一路辛苦,先下去休息吧!”
说着就招呼边上的一个丫鬟,带着卫临下去沐浴更衣。
只有两个身高较低的孩子,将这位将军脸上的调笑看得一清二楚。
沈连云和自家夫君扶着县令来到大厅,府里的管事本想上前接过小少爷手里的瓷罐,却被冯盛扭头拒绝。
冯县令端坐在木椅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拍了拍自家孙儿的脑袋,老人家是很明白孩子心意的。
他抬首同管事吩咐道:“把先前为展风准备的东西都拿出来吧,再挑几个府里手脚利索的去后山挖土落棺。”
沈连云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老人家已经一早备下了自家儿子的后事,为的只是这一刻等他们把这个人送回来。
管事上前领命后却没有离开,一时间神色显得很是为难,“大人,祠堂那边……”
他话还没有说完,只见冯县令端着茶杯的手一抖,将杯中的茶尽数洒了出来。
还好杨秋生眼疾手快,才不至那个白瓷杯盏滚落到地上。
冯县令眼里的悲戚叫沈连云看着很是不忍,她小心开口询问,“大人,祠堂怎么了?”
倒是边上低头的小盛瓮声瓮气地回答了她的问话,“阿爹是罪臣,被处斩而死,按照祖宗法制,是入不得祠堂的。”
沈连云听完这话,当即握紧了自己的拳头,她完全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在古代的宗法社会里,如果一个人不能入宗祠,那么将不能享有后人的香火祭拜,而且族谱里对于这个人的存在不会有任何的记载。
所以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公卿大夫,均是看中自己的宗庙牌位,为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就是能在被人提起时,让自家的子孙沾有荣光,受其荫蔽。
而冯展风的一生,将被后世遗忘。
冯县令有些失力地站起身来,“盛儿,这件事爷爷会处理。”
说完,老人家就在管事的搀扶下走了出去。
沈连云看着那个颤颤巍巍的背影,只觉得鼻尖酸涩,明明曾经是那么引以为傲的儿子,如今死后却落得个不能入宗祠的下场。
连她一个外人都觉得悲愤,何况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
杨秋生用丫鬟递过来的帕子擦干净手上的茶水后,起身拉过了自家媳妇儿的手。
“阿云,很多的礼法在我看来只是一个形式,只要我们心里都记得冯展风这个人,那么他就不会被人遗忘。”
沈连云抬首看着这个男人,依然是他惯有的恬淡神情,话也说得是理所应当的平静。
她的阿生好像一直如此,对于外界的世事总有着自己的准则,或许在外人看来这是种傻气,但沈连云明白,这是一种智慧。
而能让这个人情绪波动的,永远是同她有关的事情。
她冲对面的夫君露出一个笑来,“阿生,你说的很对。”
杨秋生为着她的舒眉才放宽些心,正要说什么,却被门外匆匆跑来的小丫鬟打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