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由桂赶回京城的同时,曹变蛟按照马由桂给他留的一封书信,开始处理剩余的收尾。
首先一件事,就是对于大明蒸汽机的保护,大明蒸汽机能够抽水如同龙王爷一般的神奇能力,还被这么多人看见了。
这种事也就瞒不住了,很快就会传出去,最终会传到东林党的耳朵里。
这种神奇的新式机械,涉及的利益可就太大了。
别的不说,就是抽水这一个功能,就能让那些废弃的煤矿,全部继续开采了。
废弃煤矿还是次要的,其他更值钱的铁矿、银矿、金矿等等,全部都能继续开采了。
以东林党那帮贪官污吏的贪鄙,肯定会挖空心思的得到这些大明蒸汽机,用来重新开采那些荒废的银矿金矿。
好在东林党这次为了坑马由桂,把治理旱灾的地点放在了抚宁千户所,这一个由山海关直接掌管的卫所。
这样一来,东林党就不能派遣知县进行巧取豪夺了,因为千户所的最高官员就是千总曹变蛟。
明的不行,东林党肯定就会使用他们惯用的阴险伎俩,想方设法的把这些大明蒸汽机给偷走。
关于这一点,马由桂倒是不用担
(本章未完,请翻页)
心,就算是把大明蒸汽机给东林党,东林党也不会使用。
他们从来就没见识过大明蒸汽机,更加不知道大明蒸汽机的使用方法。
另一方面,工业机械的磨损也是一个问题,大明蒸汽机只要有一个零部件坏掉了就使用不了了。
马由桂主要担心的是,东林党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破坏了这些大明蒸汽机。
就会导致抚宁卫千户所费了那么大功夫开挖的水利灌渠,真的成了废物了,旱灾的治理也成了无用功。
马由桂在大明最大的优势就是知识,这个知识不仅仅是能够打造这些工业机械,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去使用。
关于怎么使用的办法,马由桂已经在书信里详细的告诉了曹变蛟,并且嘱咐他在牢牢记下以后把书信给烧了。
曹变蛟把书信烧了以后,开始正式对这五台大明蒸汽机进行防护了。
每一台大明蒸汽机都修建了墩堡,并且在每一个墩堡驻扎了五十名边军。
借助墩堡的地势,完全可以防护住几百人的进攻。
这里可是山海关重要兵源之一的抚宁卫千户所,别说是几百人的进攻了。
但凡是超过了五十人,肯定
(本章未完,请翻页)
瞒不过抚宁卫千户所的军户们的眼睛,军户们就能把这些偷鸡摸狗的五十人给杀干净。
如果真的来了上千人,不仅这上千人会被山海关杀出来的边军给宰个精光,就连他们背后的人也保不住了。
胆敢进攻山海关边军们的家眷,这就触及到整个辽东边军的底线了。
不管是满桂、曹文诏这样的忠义武将,还是祖大寿、左良玉这样的利己武将。
全都会闹起来,不把那幕后的人给杀了,辽东边军们肯定是誓不罢休。
大明蒸汽机的安全彻底解决了,接下来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这些土地的问题。
曹变蛟已经把抚宁千户所的官僚乡绅参杀了,但这些土地的所有权,依旧不属于抚宁卫千户所的军户们。
时间拖久了,等到东林党知道了这件事,肯定会想方设法的把土地再次抢回去。
关于这件事怎么处理,马由桂没有去明说,因为以曹变蛟的文韬武略肯定能自己处理好这件事。
就在马由桂离开的第二天,曹变蛟安排好修建墩堡的事情,立即带着几名亲兵赶往了山海关。
抚宁千户所到山海关的距离也不是很远,只有一百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
里,曹变蛟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赶到了山海关。
抵达了山海关。
曹变蛟直奔伯父曹文诏的大营,把抚宁千户所的事情详细的说了一遍。
曹文诏不像祖大寿左良玉那样的参将总兵,在山海关里修建了几座江南园林府邸,躲在里面整天搂着女人睡觉。
曹文诏只是住在一间简陋的宅子里,还是泥墙黑瓦宅子,正和手底下的几名千总们商量一件事。
商量从哪里突袭,可以多砍几个建奴鞑子的头颅。
马国藩刚好也在这里,自从来了山海关以后,不管祖大寿、左良玉这些人怎么拉拢他,都是不理睬。
见面都没个好脸色,明面上说的话不是一路人,脾气不相投。
实际上,马国藩很清楚这几个人以后会投降建奴。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投降建奴,但这是大哥说的,大哥说的就是真理。
那祖大寿一定就会投降建奴。
马国藩都恨不得拿手里的焦氏步枪给他们一人来上一枪,怎么可能还和他们混在一起,没事的时候总喜欢找这个曹文诏。
也是大哥嘴里以死殉国的忠义武将。
曹文诏听完侄儿的叙述,居然真的把旱灾给治理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也没有心情商量去砍几个建奴鞑子的头颅了。
建奴鞑子的头颅再是重要,也没有抚宁千户所军户们的性命重要,立即带着身边的亲信们赶往了抚宁千户所。
至于马国藩,由于是辽东总督袁崇焕的亲兵千总,没有袁总督的命令不能轻易离开山海关。
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曹文诏离开这里,去观赏那种大哥说过的工业革命源动力,蒸汽机。
界岭河。
河岸边。
一条浓烟滚滚的黑色烟柱,直通天际。
旁边的大明蒸汽机,喷烟吐火,白气弥漫。
边军第一猛将曹文诏和手底下的千户们,望着远处的壮观景象,全都是不由得呆住了。
更让他们震惊的,还是他们周围的景象,一副让人心旷神怡的景象。
一条条晶莹的水渠,蔓延而去。
在干旱的大地上,划出一条条漂亮的水晶线。
水晶线的缺口,不停的流淌着河水。
把这片本应该开放到龟裂的土地,变成了一副从未有过的膏腴景象。
塞上江南。
这位边关第一猛将曹文诏,忍不住感慨了一句,这句话有一位叫孙元化的六部侍郎曾经说过。
“马家祖坟的风水也太好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