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东林党六部主事,这层层布置的杀局,军器司郎中马由桂,对此并没有任何情绪起伏。
尽管说东林党六部主事,此次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指名道姓工业派户部主事蔡鑫舟。
但是这明眼人,一眼便能看出来,东林党六部主事,想要将军的依旧是军器司郎中马由桂。
只是碍于此事,并非军器司郎中马由桂,管辖权限之内。
故退而求其次,将朝堂的舆论焦点,聚集在工业派户部主事蔡鑫舟身上。
有意思。
置身朝班之内,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一幕发生,军器司郎中马由桂,这心中浮现出几分笑意。
尽管说知道这东林党六部主事,这里没有憋什么好屁。
但既然东林党都已经这样了,若是此刻退却,那岂不是显得他们工业派,心中没有一点淡然处之的良好心态?
眼神示意了一下,目光看来的工业派户部主事蔡鑫舟,让其不必过早出面表态,随后军器司郎中马由桂,便手持玉板,走出了朝班。
军器司郎中马由桂,先是向天子行礼,接着便看向东林党六部主事,语气铿锵的讲道:“六部主事所讲之事,我等此刻方才知
(本章未完,请翻页)
晓。”
“此次辽州治下出现谷物病害,却不知那辽州知州,在这过程中有何应对措施?”
“纵使这次辽州谷物病害严重,他身为辽州父母官,也应该及时为辽州百姓排忧解难。”
既然你东林党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做下了这言语陷阱,那么我工业派同样也可以这样做。
来而不往非礼也。
辽州出现谷物病害,这件事情工业派肯定会接手,毕竟这身关辽州百姓生死。
工业派还做不到,像东林党那样,丝毫不顾百姓死活的地步。
只是在当众接下此事前,必然是需要埋下伏笔的。
毕竟你东林党官员,要是没有能力去治理辽州,那么我工业派官员,不介意多辛苦一下。
军器司郎中马由桂讲到这里,东林党六部主事这心中,多少猜出其想要的,绝非是字面上要表达的意思。
于是在经过一番沉思后,接着便回道:“据下官得知的消息,辽州知州近段时间,一直忙碌在辽州治下的田间地头。”
“但碍于学识有限,辽州治下也无此等人才,故才向朝廷救急。”
囫囵品味一下,东林党六部主事所讲之话,似乎并没有什么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对的地方。
但是真要是去细细品味,这中间却有许多不值得推敲的地方。
既然你东林党辽州知州,明明知道没有办法解决,为什么不向有司汇报?相反却越级、跨部门前来汇报?
得到了想要的话后,军器司郎中马由桂,并没有继续多说其他。
有些时候,在这斗争激烈的朝堂之上,不事先全部挑明,事后带来的清算余韵,那是寻常官员所难以想象的。
此前让工业派户部主事蔡鑫舟,在朝班里稍安勿躁,但现在是时候让他出来了。
在得到军器司郎中马由桂的示意,工业派户部主事蔡鑫舟,整了整官袍,手持玉板,走出朝班。
“启禀陛下,既然辽州治下,出现这等严重的谷物病害,臣愿往辽州,解决此次辽州危机。”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尽管说东林党六部主事,算尽了所有东西,但唯独没想到军器司郎中马由桂,居然会来这一手。
与工业派户部主事蔡鑫舟的担当相比,东林党辽州知州的所作所为,就多少显得有些能力不足。
但对东林党六部主事来说,只要工业派官员,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接下此次辽州
(本章未完,请翻页)
谷物病害之事。
那么就代表着他东林党,有极大的机会遏制工业派。
有些时候这世间的事情,并没有十全十美的存在。
想要什么都得到,这本身就是不现实的一件事情。
只要能够打压工业派,这中间出现一些损失,也都是能够忍受的存在。
毕竟在东林党里面,多的是想要当官的个人。
“这工业派户部主事蔡鑫舟,到底有没有能力解决此事啊?”
“现在这山西地界,可是不能出现任何动荡啊,若是此次不能妥善解决,恐朝廷就有新的烦恼了。”
“谁说不是啊,近些年这山地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事情?”
“希望这工业派户部主事蔡鑫舟,能够妥善解决此事吧,毕竟朝廷现在并没有余力,再去整治一省局势了。”
尽管说工业派户部主事蔡鑫舟,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接下了治理辽州谷物病害的事情。
但是就满朝文武议论的焦点,似乎在这心中,并不是特别看好,工业派户部主事蔡鑫舟。
此前从没有听闻过此事的朝中大臣,这心中多少有些踌躇,毕竟此事并非是人力所能解决的。
在山西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个地界上,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的问题,那肯定是上天降下来的警示,朝廷必须要重视起来。
如果说工业派户部主事蔡鑫舟,此次不能解决辽州谷物病害,恐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朝中将会兴起祭祀上天的行动。
对于这朝中大臣的想法,军器司郎中马由桂,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身处在小冰河时期,在大明境内频频出现灾荒,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如果说单纯的依靠,所谓的祭祀行动去拯救,那只会让大明的国力日渐衰败,届时国灭的局势必然出现。
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想要挽救大明日渐颓废的局势,必须要用工业的力量。
像此次辽州治下,出现谷物病害的情况。
如果说单纯的依靠,所谓的祭祀上天的行动,那么在辽州的治下,出现谷物绝收的可能,相对来说要大一些。
但如果说依靠科学的力量,只要能够查明根源在那里,那么工业派就可以对症下药,帮助辽州百姓度过此次危机。
可对于大明的官员来说,他们并不是特别的理解这些,因此在这心中,大多并不是特别看好,工业派户部主事蔡鑫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