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七百零二章 府县制(1/5)

  见辽东总督孙传庭他们这般,工部尚书马由桂心中也明白,必须要尽快敲定基础,以此来安定边军高层的心才行。

  若是边军高层对辽东复兴一事,那心中都是持悲观态度的话,想要做出此事,只怕会遇到更多的麻烦。

  就先前东林党在朝做的那些事,图谋辽东之心不死,若是让东林党钻了空子,工业派想要进一步发展下去,只怕将会变成空谈。

  工部尚书马由桂定了下心神,接着便正色道:“既然孙督师这样说,那我们就一件件来理清楚,这样才能确保辽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发展起来。”

  “在我看来,辽东想要发展起来,就必须要走军政分离的道路,现行的都司卫所体系,已经不适合当下的辽东了。”

  工部尚书马由桂,在京城的这段时间,就一直在为辽东的发展思考。

  辽东全称是辽东都指挥使司,是大明在辽东地区设立的军政机构,建制上隶属于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又称山东行都司。

  在大明的初期,辽东都司与大宁都司、奴儿干都司,是大明在东北一域的三大行政机构。

  不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大明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两千七百零二章 府县制(2/5)

裁撤了大宁都司、奴儿干都司,独留下了辽东都司。

  而现在建奴在皇太极的统治下,已经抢占了原先大宁都司、奴儿干都司,所实际控辖的这些地方。

  辽东总督孙传庭道:“崇文你的意思是说,要在辽东治下裁撤卫所,进行改土归流,将辽东转为我大明的行政体制?”

  工部尚书马由桂点头道:“孙督师说的没错,臃肿的卫所制度,严重制约着辽东的发展,他就像是一座巨山,压在辽东地方百姓的身上。”

  “眼下我辽东之地,有大明边军屯驻边陲,以此来确保辽东的稳定,所以在我看来,就没有必要再行两套体制了。”

  工部尚书马由桂所讲的这些,若是传到东林党人的耳朵里,那一定会扣上一顶违背祖制的帽子。

  不过辽东想要获得发展,就必须要砸碎旧有的东西,用全新的理念,去引领着辽东地方百姓。

  辽东总督孙传庭道:“此事若是上禀到朝廷那里,肯定会遇到种种非议,不过为了辽东的发展,这些压力本督愿意承受。”

  “崇文,你来具体说说你的想法,到底怎么才能让辽东发展好,才是我们现在需要关心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两千七百零二章 府县制(3/5)

的事情。”

  作为辽东的军政一把手,辽东总督孙传庭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工业新政,能否顺利的在辽东推进下去。

  现在工部尚书马由桂,得到了明确的答复,脸上也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工部尚书马由桂沉吟片刻后,道:“孙督师,我心中是这样想的,依照辽东现有的疆域,我们可以在辽东治下,划分出十五个府,三百个县。”

  “这样一来的话,我们将权力下放到地方,在具体推动工业新政的时候,就能形成辽东总督府、府、县三级主导体系。”

  “辽东之地太大了,若是没有行之有效的行政体系,来贯彻执行工业新政的话,那就像是无根浮萍,一阵风就能吹垮他们。”

  在地方筹建工业体系,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办成的事情,那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制定相应的发展计划。

  若是单纯的用拿来思想去做,那多少就有些教条思想的味道了,就算是砸了无数银饷,来筹建起工业体系,那也是没有任何生机可言的。

  一旦说不向这些地方进行输血的话,那费尽心血筹建起来的工业体系,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衰败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两千七百零二章 府县制(4/5)

来。

  辽东总督孙传庭,细细思索着这中间的深意,沉吟片刻后说道:“崇文说的没错,辽东治下地域环境复杂,且治下蕴含的矿藏资源不同。”

  “若是用僵硬的都司卫所体系,来贯彻执行工业新政的话,只怕渐渐的就会滋生出贪腐的情况。”

  “先前辽东都司为何会轰然倒塌,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此,对辽东进行改土归流,我没有任何意见。”

  “不过崇文,一下子出来这么多府、县之位,若是我们不提前进行部署,只怕朝中的东林党人,必定会趁此机会,将势力渗透到辽东之地。”

  “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帮东林党人必定想尽千方百计,在辽东境内阻挠工业新政的推进啊。”

  工部尚书马由桂笑着说道:“孙督师,此事你大可不必担心,对辽东划分的十五府、三百个县的官员,我们工业派已经做了充足准备。”

  “在一些要害之地,会由我工业派官员出任府、县之位,而在一些不重要的地方,会由在朝中遴选的良臣出任。”

  “此举并非是我工业派想要争权逐利,实则是在工业新政的理念上,我们工业派出身的官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两千七百零二章 府县制(5/5)

员,更懂得如何去灵活运用。”

  辽东之地的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为了确保工业派不处于众矢之的,继而被东林党抓住把柄。

  所以工部尚书马由桂,在为辽东具体划分府县后,从大局出发进行考虑后,便拟定了一份府县官员的任职名单。

  此时辽东总督孙传庭,就在看这份名单人选,甚至还有一些从边军调出的参将,前去担任知府之位。

  看到这里,辽东总督孙传庭笑着道:“崇文,看到你这般缜密的部署后,我这心中对辽东日后的发展,是更加的充满信心了。”

  “单单是这份府县官员的任职名单,就算是上呈到朝廷那里,经吏部向陛下举荐,那帮东林党人,也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在地方推动新政革新,最忌讳的就是脑袋一热,想出一出就是一出,这样一来的话,根本就做不成任何事情。

  甚至还会因为推动新政革新,使得局势变得更加的糜烂,工业派这些年不断在地方发展,可谓是总结出了独到的经验。

  所以工部尚书马由桂,在具体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会根据辽东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APP 免费阅读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