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八百章 金州府的新生(2)(1/5)

  在旅顺港稍作停留后,工部尚书马由桂他们,便前去所讲的这些产业地域视察,听的汇报再多,那没有实际考察来的更真切。

  工部尚书马由桂此来金州府,就是为了真实的掌握实情,当达到自己的预期评估后,其就会前去新的地方,推进工业新政。

  当金州府治下的各项工业体系,皆被工部尚书马由桂,视察了一圈后,天已经黑了,一行人遂回到了金州府衙署所在。

  “东安,通过这一圈的视察,这些工业体系的发展势头很不错。”工部尚书马由桂,坐在官帽椅上,面露微笑的说道。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你在先前所定的基础上,又配套筹建了水泥厂、肥料厂等配套产业,这的确是很出彩的。”

  此前工部尚书马由桂,所做出的那些指导意见,只是大方面的东西,具体的细节性部署,还需要金州府知府曹国旺他们,来结合本地情况出发。

  在勘探金州府治下的矿藏时,金州府知府曹国旺他们,就发现了大量的石灰石,还有粘土,且在集体建设的时候,对混凝土的需求极高。

  所以金州府知府曹国旺他们,就第一时间展开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两千八百章 金州府的新生(2)(2/5)

部署,确定水泥厂地址,调遣人手加紧建设,继而才有了今日的水泥厂。

  “当初我们在具体发展的时候,就发现了不少被遗忘的地方。”金州府知府曹国旺,神情正色的说道。

  “就以这肥料厂为例,随着捕捞业的兴盛,以及大型捕捞设备的列装,使得鲸鱼这些海产品,被带回金州府进行加工。”

  “而在生产这些的时候,会出现大量的鲸鱼骨,先前校长在授课时,就曾提过鲸鱼骨经过加工,能生产成肥料。”

  “正是因为想到了校长授课时所讲,所以在经过这方面的商讨后,便提出要筹建肥料厂。”

  的确,随着捕捞业的兴旺,那必然会出远海前去捕捞,在大明这个时期,似鲸鱼这样的海产品,那都拥有着非常庞大的规模。

  单单是捕捞一头,那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就是非常强的存在,继而以较快的速度推动地方工业的发展。

  工部尚书马由桂点头道:“东安,你们这方面做的很好,懂得善于捕捉这些细节性的东西,确保该产业的深度。”

  “眼下辽东治下其他府县,都在积极开展复产复耕,金州府所生产出的肥料,单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两千八百章 金州府的新生(2)(3/5)

单是在辽东之地,就拥有着巨大的市场。”

  在大明这个时期,对耕种过得土地,都是采取最原始的养地方式,这是亩产一直提升不上去的根本原因。

  但是有了肥料后,在大明现有的农产品,其亩产量就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无疑是大幅度增加了大明的战争潜力。

  为什么工部尚书马由桂,要坚定不移的推进工业新政,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为了增强大明的底蕴,以求在日后的争霸中,以超强的姿态对外。

  若是辽东之地发展起来了,那日后对建奴势力展开全面反攻时,大明无需从其他地方调拨资源,仅靠着辽东连带着半岛布政司,就能确保大明边军的各项军事部署。

  “其实在这一块的产业,东安你们还能进一步的拓展。”

  工部尚书马由桂,接着又说道:“比如军工体系下的甲具加工,比如蜡烛的生产,比如肥皂的生产,若是能将这些工厂都能筹建起来,那就能为金州府再开辟出一些财源。”

  “我们金州府的优势,就在于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产业链,在流水线的生产下,就能大批量的出产。”

  “当聚集在旅顺港的海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两千八百章 金州府的新生(2)(4/5)

商群体,知道这些物美价廉的商品后,那他们一定会大规模的采购这些。”

  金州府知府曹国旺神情激动道:“对啊,校长说的很好,下官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些,若是能完善这些产业体系的话,那我金州府就能提前筹建大连港。”

  自工部尚书马由桂,提出双港口规划后,在金州府知府曹国旺的心中,就一直想让还在蓝图上的大连港,以最快的速度筹建起来。

  经过这段时间的筹建发展,金州府知府曹国旺很明白,金州府想要出现翻天覆地的改变,那就必须要完成双港口规划的落实。

  工部尚书马由桂笑着说道:“我就知道在东安的心中,一直都没有忘记大连港的筹建,不过想要实现这一点,可不仅需要完善这些产业体系。”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将金州府治下的造船厂,尽快的投入到生产中才行,毕竟我们发展双港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带动金州府的对外贸易发展。”

  “但仅靠着外来的海商群体,这远远是不够的,东安必须要设法增强,属于金州府本土的海商群体才行。”

  随着地方环境的改变,那必定会引发一系列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两千八百章 金州府的新生(2)(5/5)

变化,那些不甘心就这样生活下去的,必然就会加入到发展的浪潮中。

  先前在工业派控制的那些地方,随着地方工业体系的兴盛,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出现了一批工业既得利益群体。

  他们依附在这样的大势下,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地发展壮大,渐渐的也跻身于上升阶层。

  金州府知府曹国旺点头道:“校长说的对,目前在金州府衙署有意识的扶持下,已经出现了一批工业新政的引领者。

  按照校长先前所讲,要让一小部分群体富裕起来,继而带动剩下的人发展起来,是我们工业新政的内核驱动之一。

  不过金州府治下的造船厂,想要真正发展起来,还需要调配过来技术骨干,这些事情,下官已经跟我们工业派同僚取得了联系,相信要不了多久,就能迎来很大的改变。”

  受工部尚书马由桂的影响,他们工业派与东林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仕途,而将自己治下所拥有的的一切,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一方需要支援发展的时候,其他地方为官的工业派官员,就会积极地调动麾下,协助他们发展起来。

(本章完)

万本小说 永久免费读
页面篇幅有限,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安装客户端,打开应用即可阅读完整内容,内容不精彩算我输!
点击下载APP 免费阅读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